二、從知道上升到悟道的層次,才能看到企業質量文化的真實面貌,領略到企業質量文化對企業成功、個人發展的真正價值,員工的心靈才會真正被企業質量文化蘊藏的能量所融動,形成“榮辱與共”的企業與員工的關系。實施“企業質量文化戰略”,征集企業質量方針,最后選定“一心一意抓質量,真心誠意為客戶”。其實,公開征集的方法,就是培養全員參與企業質量文化建設的過程,讓大家先知道后融入,再悟道,而后在實踐中引導、指導行道。讓員工自覺規范自己為什么要做,該怎么做,怎么去做好,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還要在科學發展的大環境下,根據不斷變化的綠色、環保、健康質量標準,確立大質量意識,在變幻莫測中悟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心境,達到質量文化的最高境界,讓質量管理再上層次。
三、行就是做。質量文化是企業形象的集中體現,一個企業的質量文化成為發自內心的牢固信念之后,還要付諸行動,身體力行,這就是行道。企業的價值觀是企業員工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建立起來的一種共同的價值取向、心理趨向和文化定式,它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精神支柱和源泉。培育質量文化,提高質量意識,必須在實踐中才能落地生根。所謂做,就是把質量管理制度與人文精神有機結合,將企業的質量文化、品牌戰略變為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并用質量意識豐富企業的質量文化,不斷追求優秀的產品、優質的服務及企業的社會責任,并傳達到社會中去,進而對企業的運行狀況和發展方向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
四、修就是修養。生產過程,執行嚴格的工藝紀律。質量合格,就是符合要求;零缺陷,就是符合用戶、圖紙、標準等要求,而不是“毛估估大匡匡”。經營的路上,有許多“餡餅”,也有許多陷阱,我們要以一種謹慎認真的態度,看重質量勝過數量,心靜似水,把每一張訂單作為一種修道,用始終如一的心態接受測試,而這種牢固的質量意識就是進行質量管理的前提,是質量文化的歸宿。學習國外公司的慎重、嚴謹也正是學習一種質量觀。恪守質量就是誠信守諾、說到做到。
編輯:foo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