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切實確保新冠肺炎防控期間農產品有效供給,確保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寧夏回族自治區積極行動,采用多種方式,嚴把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寧夏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近日下發《關于積極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穩產保供的通知》,要求各縣(區、市)農業農村局特別是“兩品一標”企業穩產保供,確保質量。下發《關于做好農業投入品檢查督導的通知》,要求各縣(區、市)農業執法機構加大對農業投入品檢查力度,嚴禁濫用違禁農業投入品,尤其是“三魚兩藥”、瘦肉精、三聚氰胺等禁用品。2月4日,傳達并落實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印發的《關于做好當前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工作積極應對疫情的通知》,在扎實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各項重點工作。2月7日,轉發農業農村部專家編制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操作指南》,以“圖解”方式科普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操作要求,從提高認識、強化監督檢查、用好合格證制度、強化風險監測、加強輿情監控5個方面,指導生產者經營者在疫情期間落實主體責任。
二是加大檢測檢驗力度。為確保抗擊疫情期間的上市蔬菜的質量安全,銀川市農產品質檢中心對轄區內5大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大宗蔬菜進行了抽檢,累計抽檢蔬菜、水果、食用菌三類農產品245批次。其中蔬菜194批次、水果26批次、食用菌25批次。其中,蔬菜合格率為99.4%,水果和食用菌合格率均為100%,總體合格率為99.5%。其他市級農產品檢測中心增加風險監測和監督抽檢頻次,牢牢把住上市農產品的質量關口。
三是持續開展線上質量安全監管。在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揮數字農業的作用,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通過遠程監控,指導農產品生產者加強生物防護、物理防護,督導農產品自檢,保障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同時,依托寧夏22個縣(市、區)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實施在線監控農業投入品銷售主體和企業生產主體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信息和更新情況,并利用微信群及時交流農資買賣、備案及使用情況,督促種養殖戶抓好生產過程管控,科學使用農業投入品,完善生產記錄,做好消毒防疫和基地廢棄物清運。
四是同舟共濟抗疫情。為支援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2月1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5市24家龍頭企業、合作社以市場價集中采購本地產新鮮蔬菜、優質大米和優質馬鈴薯等15個種類的農產品551.6噸,可滿足10萬人5天蔬菜消費量和15天大米消費量,捐贈企業中寧夏興唐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鑫茂祥冷藏運輸有限公司、吳忠市茂鑫通冷藏運輸有限公司和寧夏廣銀米業有限公司均為綠色食品企業。捐贈農產品已于2月11日中午順利抵達湖北省,蔬菜產品運抵紅安縣,大米和馬鈴薯到達黃岡市,走上湖北人民的餐桌。捐贈農產品均進行了農殘檢測,隨車附帶檢測合格報告,用安全、優質的農產品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