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豬網數據監測,2020年03月02日,全國外三元均價為36.55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05元/公斤,較上月下跌0.94元/公斤,較去年上漲24.00元/公斤,整體來看行情波動明顯,短期來看豬價趨于穩定! 農業農村部數據監測,2月17日-2月23日(上周),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38.41元/公斤,環比下降1.2%,同比上漲198.9%。 生豬價格仍然處于高位,還未有實質性下跌。今日突破40元豬價的有海南省42.00元/公斤、浙江省41.10元/公斤、福建省40.98元/公斤、江西省40.86元/公斤、上海市40.75元/公斤、廣東省40.48元/公斤!六地區豬價過“40元”,2020年養豬行情仍然可觀,“暴跌”、“大跌”、“猛跌”這些詞眼稍顯夸張。雖然飼料、仔豬、人工成本都有所增加,但目前這些都不是事兒! 但是有人卻一直強調豬價高,養豬人如何幸福,我們有的可不僅僅是豬價高,非洲豬瘟疫情的高風險也不可忽視…… 昨天,一篇關于非洲豬瘟疫苗的新聞刷屏網絡,尤其是在養豬界引起軒然大波,而養豬人并非感到喜悅,而是被“揪緊”了! 發表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的論文報道了一株人工缺失七個基因的非洲豬瘟弱毒活疫苗對家豬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后媒體再次解讀為“疫苗研制成功了!”、“疫苗馬上就能夠產業化了”等等…… 不過業內專家表示:“所謂七基因缺失疫苗其實就是之前反復報道的雙基因缺失疫苗,主要是MGF本身是多基因家族,不是一個基因,可能是出于文章需要,改了個說法。專業一點來說就是文章中的病毒用的是原代細胞培養,而非細胞系,這是有區別的。” 是的,研制成功、產業化都是媒體的解讀,不是文章本身的信息。而這樣的事情已經有很多次了,甚至新冠肺炎疫苗的新聞也是如此,誤導性很強! 兩年的非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有何不同? 2019年以來,全國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強度明顯降低,所有疫區已全部解除封鎖,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其他重大動物疫情總體平穩,但我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防控工作任重道遠。我們了解到2020年與2019年非洲豬瘟一起應急實施方案最明顯的改變是,非瘟疫點范圍可縮小至發病豬舍,解封時間縮短為21天。 2020年非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節選: 2019年版本 2020年非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節選: 2019年版本 另外就是最新文件再次強調了,對有合法檢疫證明且在有效期之內的,疫情處置、撲殺補助費用分別由疫情發生地、輸出地所在地方按規定承擔。疫情由發生地負責報告、處置,計入輸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