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3月4日,在完成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合格后,閔行區正義園藝場為其生產的青菜開具了“閔行區食用農產品合格證”,這也是上海市第一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
近日,農業農村部決定在全國范圍內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建立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合格證和自我質量安全承諾制度。
在這張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上,記者看到,不僅標明了農產品的名稱、數量、出具日期、生產主體、承諾內容等信息,還粘貼了醒目的二維碼,購買者可以掃碼查看該農產品生產溯源信息。
此外,具備合格證的農產品都由安信農保承保了“農產品安全責任保險”。這張小小的合格證,不僅對農產品進行了品牌保護,也倒逼了生產經營主體不斷提升產品質量。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對于農民來說,意味著上市農產品有了‘身份證’,這也是生產者的‘承諾書’。對于市民來說,這是質量安全的‘新名片’,食用農產品將更加放心。對于政府來說,則意味著新一輪監管體系的探索,未來可能會逐步建立以食用農產品合證管理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閔行區農業農村委農業管理科副科長連軍表示。
目前,閔行區選取浦江鎮正義園藝、城市超市、豐偉和浦錦街道浦蔬4家合作社作為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點,下一步將在全區范圍內進行推廣,并嘗試農業企業“負面清單”、誠信管理、農業補貼導向性傾斜等措施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