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生豬價格改暴跌轉為漲跌互現,開啟窄幅調整之路,市場重現“缺豬不缺肉”局面。在此情況下,官方“金點子”頻發,推動散戶恢復生產被再次提上日程……
2019年11月23日,據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數據監測顯示,我國外三元生豬價格為32.82元/公斤,價格較昨日上漲0.12元/公斤,較上周下跌1.66元/公斤,除此之外,全國內三元生豬、土雜豬均價都呈現上漲態勢。加上今天,豬價已經連續5天緩慢攀升,正式告別暴跌。接下來的日子里,漲勢還能持續多久?
豬價高位運行還能持續多久?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指出,生豬存欄降幅收窄,能繁母豬持續回升。另外,前一段時間生豬價格比較好,很多養殖戶養大豬、留母豬。加上前三季度進口132.57萬噸,增幅超過40%,第四季度進口力度可能還會加大。種種因素表明,不支持生豬價格高價位持續運行。
浙商期貨研究員徐心澄表示,春節對生豬價格的提振是必然的,但是提振力度可能沒有之前預期的那么高。之前生豬養殖利潤比較高,導致養殖戶惜售,深度壓欄。但是最近我們觀察的情況是,現在出欄的生豬已經嚴重超重,壓欄不可能持續,因此導致四季度的生豬供應非常強,確實不支持生豬價格繼續上漲。
官方著手推動散戶轉型升級!
受到前期豬價回落影響,養殖利潤降低,而非洲豬瘟疫情威脅仍在,豬價下滑信號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養殖戶(特別是小散戶)的補欄情緒。對此,官方將會如何應對呢?
古往今來,散戶一直是中國生豬養殖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員,加之,非洲豬瘟疫情對中小散戶沖擊較為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是不是會出臺一些措施,或者采取公司加農戶等方式幫助中小散戶恢復生產?
早在上個月,李克強總理就曾多次強調要促進中小散戶順利轉型升級,加快生豬產業能動發展。
在農業農村部就10月份生豬生產形勢有關情況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我們對中小散戶恢復生產非常重視,確確實實是準備總結并推介各地的好做法,像公司加農戶、公司帶農戶、產業體系幫農戶等等。”
建議消費者轉戰禽類?
不論是存欄環比上漲,還是即將推動散戶恢復生產,這些工作都不能讓市場豬肉供應立馬得到緩解,對此,官方奉勸消費者站在“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今年以來,肉禽生產增勢非常迅猛,禽蛋和牛羊肉均不同程度的增長,市場供應充裕。禽肉大幅增長可一定程度上填補豬肉供應的缺口,有利于增加元旦春節期間肉蛋等“菜籃子”產品的供給。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1-10月份,全國累計肉雞出欄同比增長15.5%,這在歷年還是比較快的,產能達到歷史高點;牛奶產量同比增長5.6%,這也是近年來比較少有的。10月份,雞蛋產量同比增長6.1%,連續6個月環比增長。
預計全年禽肉增產潛力在300萬噸以上,牛奶增產160萬噸以上,禽蛋增產80萬噸以上,牛羊肉增產30萬噸以上。
我們都知道,肉雞、肉鴨的飼料轉化率不到2:1,生豬的飼料轉化率是3.5:1,所以更有效。同時,禽肉生產更有利于減輕資源壓力、更有利于環保,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多消費禽肉。
禽肉等豬肉替代肉類消費潛力如此好,是不是勾的大家都想轉戰去養雞、鴨了?
總的來說,如今再想靠極力壓欄來大幅度改變豬價是不太可能的,消費不佳和CPI過高這兩座大山壓下來,豬價想不跌也難。但我們也無需太過傷懷,距離生豬存欄恢復對市場供應起作用還有一段時間,在此期間內,豬價或許還能繼續在高位保持一段時間,賺還是有的賺的。
最后,就官方對小散戶的促養工作,你們又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