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市場監管局近日公布一批整治“保健”市場亂象行動中查處的典型案件,除涉及生產未依法標注生產信息的產品、虛假宣傳等問題外,還包括部分保健市場經營主體存在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行為。
食品安全關乎民生,保健食品經營者應當懂得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識,才能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自整治“保健”市場亂象行動開展以來,該局已摸排保健類產品生產經營單位1300余家,立案138件,結案115件,罰沒款160余萬元,移送公安機關4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的典型案件中,還有一類違反規定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案件。吳興區市場監管局對湖州啟××科技有限公司檢查時得知,該公司負責人通過查詢網絡并閱讀《浙江省中藥炮制規范》2015年版,得知高粱米具有健脾暖胃的功效、黃小米有防治消化不良的功效、鹿筋具有強筋健骨的作用,于是制作PPT并在其經營場所播放,向顧客推銷產品。該公司還自行制作信息登記表,用來收集消費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齡、聯系方式、身份證號碼、住址、身體情況、用藥情況、服用保健食品情況等,該公司負責人宣稱顧客領取禮品前要對上述內容進行填報。然而,該公司銷售的是普通食品,其收集的消費者信息與銷售的產品無必要聯系。吳興區市場監管局根據《廣告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該公司作出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