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1月9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豆制品、方便食品、糕點、酒類、糧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鹽、調味品 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0類食品657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4批次,不合格項目涉及菌落總數、過氧化值(以脂肪計)、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指標。
其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遵義市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貴州高原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牛肉干(五香味);紅花崗區紅軍街楊朝霞副食店銷售的、標稱貴州旭陽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旭陽辣子雞。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GB 2726-2016)規定,熟肉制品(發酵肉制品類除外)中的菌落總數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 CFU/g。造成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還有1批次樣品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為:遵義市榕樹島內價購物廣場有限公司大連路時代天街店銷售的、標稱貴州省習水縣金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苕絲糖。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產品中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的過氧化值的不得超過0.25g/100g。糕點中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或是產品在儲存運輸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過氧化值一般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損害,但嚴重時會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另外還有1批次樣品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為:紅花崗區紅軍街王國太老謝氏蛋糕店銷售的、標稱遵義市四方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譚幺爸鹵豆干(五香味)。
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相關市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遵義市、安順市市場監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遵義市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以上市級市場監管部門應按規定的時限和要求,將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及時向省市場監管局報告并向社會公布。
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關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貴州省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