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要生活物資生產保供有關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表示,在江浙滬地區安排了1萬噸的中央儲備凍豬肉,專門為武漢市備用,近日將直接發運2000噸至武漢市。
全國11921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說:“全國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每日報告的確診病例數從2月3日890例下降到2月8日509例,下降幅度達到42.8%,這表明各地聯防聯控機制以及嚴格管理等防控措施正在發揮作用。”
他提到,截至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累計從全國調派11921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說,1月26日,發現武漢市部分蔬菜品種出現供應偏緊的情況后,立即組織協調山東省壽光市緊急調運了350噸蔬菜。
他提到,在江浙滬地區安排了1萬噸的中央儲備凍豬肉,專門為武漢市備用,近日將直接發運2000噸至武漢市。
武漢14個露天馬路市場開始營業
“連日來,湖北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庫存基本穩定,生活必需品價格進一步回落。”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說,湖北省重點調查企業大米、面條、食用油、禽肉、牛奶商業庫存可以保障10至15天的供應,豬肉、雞蛋可以保障5天左右的供應,蔬菜動態庫存可以保障3天左右的供應。
“大家一聽只能保障三五天,也不要緊張,因為這是動態庫存,每天銷貨以后還有持續的貨源補充進來。武漢市生活必需品供應狀況明顯改善。”
他提到,武漢市政府正在推動逐步恢復農貿市場經營,組織露天馬路市場營業,截至2月8日已經有14個露天馬路市場開始營業,“這些馬路市場比較開闊,不用排隊,周邊的居民還是非常愿意到這里來采購。”
糧食生產加工企業復工率達94.6%
王斌在會上介紹,疫情發生后,商務部對相關大中城市出現返程可能比較集中、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的情況做了部署。
“我們確定了500家重點保供企業,其中400家是生產企業,5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20家全國骨干的跨區域的連鎖企業集團,還有10大電商平臺,以及一部分餐飲企業,總共是500家。”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陳達說,目前,除了湖北省外,全國其他30個省份均已部署安排企業復工復產。據監測,截至2月7日,全國口罩生產企業按產能計算的復工率已經達到73%;全國重點監測的糧食生產、加工企業的復工率達94.6%;天然氣、電力、成品油供應充足;民航、鐵路、水路運輸網絡運營正常。
王斌說,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要優先組織生活必需品經營企業復工,增加供應網點,方便群眾生活。疫情不那么嚴重的地區,要適當擴大多業態經營范圍,不能再搞“一刀切”、一管了之。
答記者問
檢測呈假陰性為何頻繁出現?
有記者在發布會上問道:“為什么會頻繁出現檢測呈現假陰性的情況?這會不會導致有大量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漏診?”
對此,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高占成說,任何病毒的核酸檢測檢出率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也不例外,它檢出假陰性也在所難免。
“同時,檢測檢出率的結果也和患者本身病情輕重程度、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取樣采樣的方式方法和實驗室自身的檢測條件等等多種因素相關。”
他說,對于確診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可以確診為新冠肺炎,如果初次檢測結果陰性的屬于疑似病例患者,按照衛生健康委現行診療方案的要求,需要在定點醫院進行隔離治療,嚴格觀察。
豬肉供應是不是有保障?
有記者提問,豬肉供應是不是有保障?
對此,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孔亮說,從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看,2019年全國共報告發生非洲豬瘟疫情63起,撲殺了生豬39萬頭。目前,全國所有省份的疫區都解除了封鎖。自去年12月24日以來,全國沒有報告發生新的疫情。
他提到,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來看,當前生豬生產總體勢頭是好的,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一些地方的豬肉供應偏緊,價格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他表示,目前正著力推進盡快恢復正常的生豬生產經營秩序。統籌做好壓實地方責任、督導政策落實、強化監測調度、加強疫情防控、加快擴充產能等重點工作,確保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