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
和SARS是同一類,但不是同一種
2月9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目前疫情仍然處于高發期。
新型冠狀病毒使用與SARS冠狀病毒相同的受體進入宿主細胞,與蝙蝠中發現的SARS相關病毒擁有87.1%的相似性,與SARS病毒有79.5%的相似度。與一個云南的蝙蝠樣本中發現的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高達96%。穿山甲毒株與目前感染人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屬于SARS相關冠狀病毒。
2月9日晚間,鐘南山院士接受第一財經電話采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它跟SARS冠狀病毒是平行的,二者是同一類(病毒),但不是同一種。
鐘南山表示,SARS冠狀病毒是一個專有名詞,是專門指急性呼吸綜合征的病毒,它(與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一回事,這兩個(病毒)是兩回事,“2019(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另外一種病毒,都是屬于冠狀病毒。”
與SARS相比,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新的特征?鐘南山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特點,與SARS是不一樣的。相當多的病人沒有高燒,開始癥狀不太嚴重。它最突出的是兩個癥狀:一是發燒,一是全身無力、乏力,一些有干咳,痰很少。病毒變異并不是說表現在它的癥狀出現非典型,關鍵是傳染毒力明顯增加。這個疾病大多數還是典型的發燒、乏力,部分出現干咳,少數有流鼻涕鼻塞,還有少數有胃腸道的癥狀,還有個別的有心肌、消化道、神經系統的問題。
可能存在多個中間宿主
另據報道,有研究提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陳煥春表示,穿山甲有可能是潛在的中間宿主,但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存在多個中間宿主。報道稱發現穿山甲分解的毒株與感染人毒株的序列相似度高達99%,它可能是一個基因或者某個基因判斷,或者整個全基因組的序列相似性,如果是全基因組序列的相似性都達到99%,這個意義就比較大。
比方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教授最近證實了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與云南的一種蝙蝠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相似性達到96%,如果和穿山甲達到99%,參考價值就更大。“無論怎么樣,我們都要盡量少養野生動物,因為它本身就是野生的,應該在野外。同時,更不能吃野生動物,當今人類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來源于野生動物。所以我們今后應該少養野生動物,更不能吃野生動物。” 陳煥春說。
又發現5種藥物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
對于進一步的疫情防控科研攻關,陳煥春介紹稱,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新型疫苗研發,武漢生物制品所、國藥集團武漢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正在合作研發新型冠狀病毒醫用聯合學家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用于危重患者臨床緊急救治。
二、免疫抗體研究,華中科技大學通過病毒培養等方法用于人體適用免疫治療產品。
三、抗病毒藥物篩選,專項承擔單位初步篩選的3種潛在藥物能夠在細胞水平抑制病毒復制,用于新冠肺炎治療,近期又發現5種藥物對病毒有抑制作用。
防控分三個方面,阻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據悉,湖北省科技廳于1月21日啟動“2019新型肺炎應急科技攻關研究項目”,宣布成立由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牽頭,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任組長,華中農業大學陳煥春院士任顧問,金梅林教授等13位相關學科專家組成的新型肺炎應急科研攻關研究專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