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關于2020是否擴大養豬規模,是艱難的決定,一起看看溫氏、牧原等上市公司的計劃,歡迎點擊閱讀原文一起探討!
養豬板塊又被盯上 五家上市公司迎上百家機構密集調研
昨日,養豬板塊出現上揚。截至收盤,天康生物上漲7.94%,雙匯發展漲幅達6.94%,益生股份漲逾5%,另有多只個股漲幅超過4%。
東財Choice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養豬板塊5家公司迎來上百家機構密集調研。其中,2月5日至2月17日,溫氏股份、牧原股份和大北農分別迎來機構登門。記者注意到,前述3家公司近期在二級市場走勢亮眼,年后開市至2月19日的區間漲幅分別達31.96%、31.98%和22.39%。
從調研內容看,一方面,機構關注出欄量、養殖成本、飼料供應、豬舍規劃等常規話題;另一方面,疫情的影響與防范也是機構調研的重點。
對于是否繼續擴大養豬規模的提問,2月以來共接受了58家機構調研的大北農給出肯定回答,稱還會加大養豬產業的投資和盡快讓能繁母豬的數量進一步增加。在飼料方面,公司表示,會搶抓豬飼料和前端料的銷售,前端料新產品表現比第一代更好,同時也會突出無抗飼料、微生態飼料的推廣運用。同時,公司認為今年養豬在復養、防疫、飼養成本、融資便捷等方面都會比2019年好。“去年出欄量也不大,人員也多,成本要高一些,去年養大豬、養牛豬多。”
在養豬生產方面,牧原股份表示,春節期間未關閉批次場區的養殖工人屬于正常上班狀態。
對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溫氏股份表示,在養豬業方面總體影響不大。公司在1月份已做好飼料供應充足的準備。按照計劃,公司在節前都會備料。考慮到可能會因疫情導致的影響,今年公司更是提前考慮了飼料供應的問題。目前來看,公司飼料儲備較為充足。
進入2月后,多家主營生豬養殖的上市公司公布了2020年1月份的銷售數據。從披露情況看,這些公司的商品豬銷售收入在1月份同比普遍上漲。鑒于不少公司仍在積極擴大生豬養殖規模,有分析人士認為,養豬板塊一季度業績將有亮眼表現。
“有價格支撐,整個生豬養殖板塊的業績跟2019年同期相比出現上漲不成問題。”某養殖行業上市公司高管表示,整體看,在當前這個特殊的階段,供需的量整體都處在一個比較小的水平,但跟2019年同期比整體差異不大,再加上豬價在目前所處的位置,“一季度我是比較看好整個板塊的業績表現的。”
不過,也有某養殖企業高管認為,不管是收入還是利潤,在考慮到豬價的同時,量的考量占比可能更重。“如果從環比角度看,今年一季度的整體表現不如去年四季度,也有一定可能性。”
事實上,從此前相關上市公司披露的1月份銷售簡報看,很多企業生豬銷售量和收入環比是下降的,如溫氏股份和正邦科技等。
至于出現環比下降的原因,某養殖企業高管認為,一是不排除有沖業績的可能性,去年12月很多大型企業集中透支性出欄后,今年1月可供出欄量有所下降,加上春節假期處在1月份,整體出欄量較2019年12月少1周左右的量;二是疫情對銷售端以及運輸端產生不利影響,因此也會適度延遲出欄。“二三月份較2019年年底是否會立刻出現大幅反彈,還有待觀察。”該高管認為。
對于一季度的同比增長空間以及全年業績增幅,多位被采訪對象均持肯定的態度。“等疫情結束后,生產、物流、渠道等各方面恢復正常,消費層面也恢復正常,后面還會有一波反彈。中長期來看,我們堅定看好整個板塊,疫情穩定后,二三季度開始應該會迎來一個爆發節點。”上述養殖企業高管樂觀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