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 (許心怡)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針對我國今年草地貪夜蛾的防控形勢也非常嚴峻的問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回應稱,草地貪夜蛾源發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去年首次入侵我國,發生區域主要在西南和華南,見蟲面積是1600萬畝左右,經過全力防控,危害區域控制在云南、廣西等局部地區,實際危害面積在240萬畝左右,蟲害地區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黃淮海玉米產區沒有造成損失。
潘文博介紹,專家分析認為,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西南華南適宜生存,目前在這些地區已經定殖了,它成為了“北遷南回,周年循環”的重大遷飛性害蟲。據監測,今年的草地貪夜蛾蟲源基數大,北遷的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
潘文博表示,農業農村部按照“早謀劃、早監測、早準備、早防治”的思路,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優化完善了防控預案。在總結去年防控經驗基礎上,制定了今年的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印發給各地。
二是提早準備防控物資。去年底就下撥了草地貪夜蛾冬春防控經費5000萬元,近期下撥4.9億元資金,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的物資準備。
三是加密監測預警。根據草地貪夜蛾遷飛路徑和遷飛規律,在邊境地區,西南華南的源頭區,在江淮的過渡區和北方防范區加密布設監測網點,增配高空測報燈、遠程監控雷達等設備,組織人員地面普查,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測預警。
四是組織開展冬季防控。去年12月以來,已經組織云南、廣西等六個省開展冬防,已經防治了180多萬畝次,有的重一點的地方打了兩遍藥,不僅對當地蟲災進行防控,把蟲源基數壓下來了,也減輕了往北遷飛的壓力。
潘文博強調,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堅持防線前移,嚴密監測,早防早治,聯防聯控,壓實屬地責任,落實好防控措施。有信心今年打贏草地貪夜蛾防控這場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