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用“水殺”的殺菌鍋用于“汽殺”時,往往要對新的“水殺”殺菌鍋就進行改造,增加排氣管、泄氣閥、蒸汽散布用的噴汽管等工作。
② 在改造過程中,往往是由殺菌鍋的制造廠的安裝人員在現場改裝,這些安裝人員未必能正確了解純蒸汽殺菌鍋的配置要求,往往會就地取材將就配置,其結果是改裝后的殺菌鍋仍不能符合蒸汽殺菌要求,于是又產生了“二次”改造。
③ “水殺”菌的殺菌鍋門絕大部分是采用壓縮空氣“氣頂式”來密封殺菌鍋門,此種密封的方法用于“水殺”時,因為熱水溫度和空氣壓力是分別獨立控制的,又因為傳熱介質是熱水,所以壓縮空氣從門的密封圈部位泄漏至殺菌鍋內不會影響熱水的溫度。但一旦“氣頂式”密封用于蒸汽殺菌,雖經過排氣工序,但該種密封方式將導致空氣又進入殺菌鍋內,由于空氣團的游動,使殺菌鍋內的溫度變得不均勻(在以下第2節中圖解說明)。
① 排氣的配置不規范 有的工廠將截止閥用作排氣閥;排氣集氣管的截面積有小于幾條排氣支管的截面積總和的配置情況。 準確的排氣應使用符合規范的閘閥,因為截止閥幾乎會縮小一半流通面積,而閘閥不會改變排氣通徑,所以規定要使用閘閥。另外排氣集氣管的截面積應大于排氣支管的截面積總和,否則會形成排氣過程的進口大出口小的阻塞狀態。影響正常排氣。
② 泄氣閥孔徑不規范
孔徑隨意配置,孔普遍太大(有4-10mm都有),使用者為了減少車間內蒸汽彌漫隨意開打關小,不能做到規范的泄氣的條件(規范為開足泄氣閥)。 熱力殺菌法規都列出,殺菌鍋上的泄氣閥孔徑為≥3 mm, 水銀溫度計旁的泄氣閥≥1.5 mm,實踐證明,按上述孔徑開足殺菌,既符合技術要求,又可節約蒸汽。
③ 水銀溫度計配置不合理 水銀溫度計是比較穩定的溫度指示器,所以中外法規都有規定,每個殺菌鍋必須要安裝校準過的水銀溫度計,因為水銀溫度計計量準確,穩定性相當好,不會無故變化。但不少連續低溫殺菌機均均不配備水銀溫度計。有些殺菌鍋因配備了電子顯示屏,也就不安裝水銀溫度計,這是不恰當的。電子指示溫度計的數值很易調改,它可能因無校準,或未及時校準,溫度數據出入會很大。以前FDA的規定中只認可水銀溫度計,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FDA也與時俱進認可了電子溫度顯示器,但必須與水銀溫度計校準同步。 有的殺菌鍋上配置了兩支80-135℃溫度計,當詢問操作人員,你看哪一個溫度計時,回答大致是統一的,要看溫度指示較低的那個。其實這樣表明兩個溫度計只是用了一個,那么兩個溫度計有一個是沒用的。我們認為最好將在殺菌鍋上的兩個溫度計中,一個用符合規范刻度(每℃≥2.7mm)的經校準過的80-135℃較高精度的水銀溫度計,用于殺菌恒溫階段的溫度指示;因為80-135℃無法指示出低于80℃以下的溫度,所以另一支溫度計可采用量程較寬的一般普通精度的0-150℃溫度計。對于冷卻階段溫度指示的溫度計,也可用非水銀溫度計,如圓盤指針式溫度計。
② 蒸汽比例氣動調節閥:這是近年來隨著電子數字技術的發展出的電子氣動組合的控溫手段,雖然控溫曲線平穩尚不及蒸汽比例薄膜調節閥,但控溫精度較高,且成本可以比薄膜閥低。然而也有的殺菌鍋制造廠安裝了不適當的簡單控溫方式,用蒸汽通斷方式自動控溫。這種控制方式是當達到殺菌溫度后,就關閉蒸汽閥,當溫度低了又打開蒸汽閥。有用氣動的,也有用電動的。這種控溫方式形成了鋸齒形階梯型溫度曲線,對于這種控溫方式熱分布數據顯示,其殺菌鍋內的溫度分布也是不夠均勻的。雖然這種控溫方式成本是低的,但對于食品熱力殺菌是不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