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都安3月1日電? 2月28日,2019廣西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暨特色產業扶貧專家服務團春季大培訓現場會在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東廟鄉安寧村舉辦,河池市的種養殖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村技術人員及當地接受培訓的貧困村干部、農民等約300人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活動由廣西科協、廣西農業農村廳聯合主辦,旨在深入推進精準扶貧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實現“培訓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目標?;顒訂觾x式由廣西科協科普部部長黎寧主持,廣西科協副主席劉翠權代表主辦單位講話,廣西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李如平宣布活動啟動,都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梁鋒在啟動儀式上致辭。
劉翠權表示,舉行本次培訓活動是廣西科協、廣西農業農村廳聯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標志著2019年自治區科協科技助力精準脫貧培訓和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扶貧專家服務團春季大培訓拉開了序幕。劉翠權對前來參加培訓活動的各級科協成員、基層農技協代表、創富致富帶頭人代表以及接受培訓的貧困村干部、農民提出了三點意見:一是要強化特殊扶持,堅決攻克深度極度貧困堡壘;二是要著力發揮科技助力精準脫貧和產業扶貧的合力;三是要充分激發貧困人口脫貧內生動力。
在啟動儀式上,廣西科協、廣西農業農村廳向參會的河池市及所轄縣科協代表及當地村干部和農民贈送科普書籍。同時,廣西科協科普大篷車現場向村民開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食品安全、反邪教等科普宣傳。
廣西科協、廣西農業農村廳現場贈送科普書籍
啟動儀式結束后,廣西四野牧業有限公司肉牛養殖場場長馮威巍結合當地的養殖環境,詳細講解牛的繁育養殖技術,給當地的農民上了一堂精彩的培訓課。參會的領導嘉賓參觀了當地的都安盛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到廣西都安大都華生態養殖科技示范園和廣西都安西南冷鏈倉儲物流中心參觀學習,詳細了解當地的“貸牛還牛”產業扶貧模式。據了解,安寧村全村耕地面積1174畝,人均耕地0.68畝,全部為旱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石山區。全村群眾主要以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以來,安寧村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新路子,深入推進“以貸還牛”扶貧產業取得明顯成效。
“安寧村‘貸牛還?!鲐毊a業互助共養模式以貧困群眾為基礎,以抱團取暖為核心,解決單個貧困戶養牛單打獨斗或無力養牛的困境,促進了更科學、更規范、更具模式的養殖模式,形成增收穩定、良性循環、防止返貧的良好局面?!睆V西都安大都華生態養殖科技示范園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存欄瑤山牛209頭,配套種植‘糧改飼’400畝,2018年合作社34戶固定社員戶均收益達1萬元,參與互助共養的145戶貧困戶均獲益7425元??梢哉f,現在我們的養殖模式越來越科學化,而這也離不開專家們提供的技術指導,所以我們很歡迎各位專家多來我們這里指導養殖工作?!保ㄒα找?/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