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肉類大會上,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表示,去年8月份以來,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豬肉產量有所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1.55億頭,同比下降13.8%,豬肉產量3181萬噸,同比下降17.2%,其中三季度下降40%左右。
就三季度來說,如圖1黑色箭頭所示,下降幅度或為2000年以來最大一年。
為何三季度降幅這么大?
王斌表示,主要原因是為恢復受豬瘟影響的生豬生產,養殖場大量擴大種豬留量,要留下來,減少上市。
那么,2019年全年會達到怎樣的水平?
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03年全國豬肉產量為4200萬噸,目前前三季度豬肉產量累計3181萬噸,全年或達到4000萬噸以上,結合歷史數據我們發現,或為2000年左右的水平(或略低)。
并且,在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影響下,豬肉消費出現明顯下滑。
王斌表示,受價格大幅上漲影響,中國豬肉消費擠出效應較為明顯。10月上旬以來,豬肉市場消費需求較以前平均水平下降了20%至30%。
為補充缺口,進口豬肉不斷增加。王斌表示,中國的豬肉進口來源正變得更加多元化。1至9月自歐盟進口豬肉81.34萬噸,同比增長41.6%,占同期進口總量61.4%。其中自西班牙進口豬肉24.71萬噸,增長42.5%,自德國進口22.15萬噸,增長27.5%。自美國進口13.94萬噸,同比增長73.3%,占比10.5%。
王斌表示,歐洲、北美豬肉進口雖仍占據主要地位,但其他國家也在快速增加,如南美豬肉進口份額從零快速提高到16.3%。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式當天,中國恢復進口加拿大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