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進入中國15個月以來,造成我國損失慘重。更有專業人士分析稱,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中國今年將損失3.5億頭豬。隨之而來的是豬肉的供給和消費極度不平衡。中國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指出,前三季度中國豬肉產量3181萬噸,同比下降17.2%,三季度下降40%。
我國的豬肉市場出現巨大的缺口,豬肉供不應求,豬價順勢上漲。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和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監測,2019年10月(以下簡稱本月),16省(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月平均值每公斤49.50元,環比漲33.5%,同比漲162.0%,達到了歷史之最。
對此,多個豬肉出口國向中國伸出橄欖枝,我國也加大了與丹麥、荷蘭、德國、法國和美國等國的豬肉貿易。就連之前由于豬肉質量的問題,而停止的交易的加拿大,也在近日,中國方有了恢復進口的進展。截止到9月,我國進口豬肉量達到132.6萬噸,進口量超過去年全年119.3萬噸。根據王斌估計,年內我國豬肉進口將超過300萬噸。而美國農業農村曾經預測稱,2019年全球豬肉出口量可達879萬噸。按照這些推論來看,2019年將會有超過3成的出口豬肉流入中國。
中國恢復加拿大豬肉進口,外交部:有錯就改 予以肯定
進口量的增大,進口單價也在水漲船高,8月進口豬肉價格達到2.27美元/千克,與年初相比,上漲了31.6%。對于豬肉出口國而言,出口豬價上漲,出口豬肉增多,勢必會影響到當地居民的豬肉消費。路透社報道稱,美國最大肉類加工商之一泰森食品公司的CEO在周二表示,受全球豬肉供應緊張影響,最近幾周美國豬肉價格上漲了,而在往常,同期的豬肉價格會下跌。他表示,這次極不尋常的漲價,可能是非洲豬瘟對美國造成的重大影響。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非洲豬瘟在國際上的蔓延,世界性的“豬荒”將來臨。中國進口競爭大,全世界范圍內的豬價上漲恐怕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