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后,受養殖戶避險情緒和集中拋售影響,豬肉價格曾一度陷入低迷,但隨后豬肉價格迅速步入上升通道,一路看漲,“二師兄”站上了風口。在高位運行數月后,生豬價格依然沒有下降趨勢,有券商分析指出,2020年上半年生豬供給短缺局面仍難改變,豬價仍有上行動力,2020年全年豬價仍將高位運行,均價高于2019年。
面對如此火熱的豬周期,信托公司也出手了。近日,華能貴誠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能信托)與A股“豬首富”牧原股份擬合資設立經營生豬養殖項目的標的公司。未來1年內,華能信托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過100億元,牧原股份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過110億元。
華能信托擬投資生豬養殖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2019年8月能繁母豬存欄同比減少37.4%,環比減少9.1%,供給仍處于緊張局面。對此,中信建投證券分析稱,預計至2020年上半年生豬供給短缺局面仍難改變,豬價仍有上行動力,2020年全年豬價仍將高位運行,均價高于2019年。
作為A股目前的養豬大戶,牧原股份得益于一路上漲的豬肉價格,截至11月11日,市值已達2029.59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豬首富。
信托公司也已按捺不住。近日,為進一步擴大牧原股份生豬養殖規模,帶動公司經營業績及整體效益的快速提升,牧原股份與華能信托就合作投資生豬養殖項目事項達成共識,決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書》。
具體合作內容為華能信托擬與牧原股份合資設立經營生豬養殖項目的標的公司(以下簡稱標的公司)。未來1年內,華能信托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過100億元,牧原股份投資總規模預計不超過110億元。各標的公司設立后,牧原股份確保在華能信托對各標的公司實繳出資到位之日起滿1年內分別將華能信托投資資金全部投入到標的公司及其各子公司的生豬養殖項目建設中;資金閑置期間可用于牧原股份短期補充流動資金,但補充流動資金使用時間不得超過1年。
在具體的管理上,牧原股份對各標的公司的持股比例為51%~55%。各標的公司設董事會,董事會由3名董事組成,其中牧原股份提名2名董事,華能信托提名1名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由牧原股份指定,合資公司重大事項(包括但不限于合資公司及其子公司對外負債、提供擔保、利潤分配、修改公司章程等事項)應當經過董事會全體董事一致同意后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提交股東會審議。
標的公司將根據生產建設需要,以股東實繳出資資金用于生豬養殖項目建設、向牧原股份經營生豬養殖業務的其他各子公司進行增資或補充流動資金,具體增資價格在雙方協商后確定。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與華能信托合作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有利于公司擴大生豬養殖規模一體化飼養模式,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實現全體股東的利益最大化。
牧原前三季凈利同比增296%
作為生豬養殖大戶,牧原股份的三季報也相當喜人。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7.33億元,同比增長27.7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87億元,同比增長296.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3.49億元,同比增長324.17%。
其中,1~9月,公司生豬銷售量合計793.15萬頭,同比增長3.73%,其中商品豬680.25萬頭,仔豬112.20萬頭,種豬0.7萬頭。
東北證券分析指出,鑒于目前牧原股份防控方法和執行力度得當,已經能夠有效防控非洲豬瘟,后期完全成本將逐步下降,明年下半年有望恢復到2016~2017年的水平,同時,缺豬和豬價高企的環境下,明年出欄體重有望維持120公斤/頭的高位。因此,成本下降和出欄體重增長都會進一步提升公司的頭均盈利。
中泰證券指出,牧原股份作為自繁自養模式龍頭,成本優勢領先行業,長期凈資產收益率高出行業平均,在當前疫情影響猶在、豬價不斷創新高的情況下(農村農業部8月生豬、能繁存欄數據環比依舊雙降,目前全國生豬價格已超過30元/千克),公司持續留種擴大能繁母豬存欄規模,預計2019~2021年生豬出欄量為1050萬、2500萬、3000萬頭,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75.81億、332.41億、235.13億元。不過,中泰證券也對疫病導致的公共安全事件,如非洲豬瘟等;飼料原料價格大幅波動;環保督查、天氣等因素影響產能建設進度等進行風險提示。
為盡快恢復生豬生產,有關部門出臺了多條扶持生產的政策措施,涵蓋財政、金融、用地、規范禁養區劃定和管理、生豬生產的補獎等方面。據農業農村部數據,目前生豬生產整體上進入了止降回升的轉折期,全國生豬存欄下降幅度明顯收窄,具體數據為,8月份生豬存欄環比降幅是9.8%,9月份收窄至3%;8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降幅為9.1%,9月份收窄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