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的朋友都知道,想要生豬源源不斷地穩定供應,必須要有足夠的優質高產基礎母豬群來做保障。
銷售簡報顯示,今年10月,溫氏股份銷售肉豬89.43萬頭(含毛豬和鮮品),同比變動為-52.87%。在針對銷售下滑的原因中,溫氏股份指出,公司在上半年調整了投苗與銷售計劃,本月繼續加大種豬選留。
溫氏股份10月份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公司目前種豬存欄已經接近160萬頭,能繁母豬約有120萬頭,后備母豬約有40萬頭。之后每個月有約10萬頭的增量,去掉淘汰的,絕對增量估計有7-8萬頭。
牧原股份公告披露,預計其能繁母豬存欄在9月底可達90萬頭、12月底可達130萬頭,擴張速度超預期。公司稱,近幾個月以來,隨著種豬調運逐步恢復正常,公司正在加快前期部分閑置母豬場的投產,并為2020年的擴產大量留種,對當期的出欄量造成一定影響。
在溫氏股份、牧原股份之外,正邦科技的表現也顯得較為搶眼。2018年,正邦科技生豬出欄量為553.99萬頭,出欄規模在A股生豬養殖類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
在2018年年報中,正邦科技預計2019年生豬出欄量計劃達到650-800萬頭。不過,2019年10月披露的近期生產經營情況顯示,正邦科技2019年度預計出欄量區間為550萬頭至600萬頭。較年初的出欄量有所下調。
為何會下調生豬出欄?正邦科技解釋稱,二季度以來,公司逐步加大對種豬資源的配置,放寬留種標準,增加母豬存欄量。同時,公司逐步加大了豬場投建和租賃力度,加快發展合作養殖戶數量,為2020年擴大生豬出欄量做準備。
正邦科技披露的公司母豬資產情況顯示,2019年9月底,預計母豬約65萬頭,其中,能繁約35萬頭,后備約30萬頭;2019年12月底,預計母豬約120萬頭,其中,能繁約50萬頭,后備約70萬頭。
因為留種需要,其他生豬養殖企業10月份銷售紛紛下降。比如,今年10月份,天邦股份銷售商品豬環比下降24.74%;唐人神生豬銷售環比減少36.1%;傲農生物生豬銷售同比下降13.14%。其中,唐人神對環比下降的解釋是,公司根據市場情況,適度延長出欄時間,加大種豬留存力度,為未來生豬產能持續擴張打下基礎。
正邦科技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表示,當前生豬產能去化嚴重,散戶大量退出,行業恢復到正常水平,需要較長時間。當下是行業集中度快速提升,規模豬場提升市場占有率的歷史機遇期。同時,公司表示,有成熟的生豬養殖經驗和管理體系,有能力快速提升產能。預計明后年,我國生豬養殖行業是得母豬者得天下。
天風證券研報分析,隨著上市公司防疫能力的提升,其一方面具備較強的母豬繁育能力,另一方面各家公司均在加大三元肥母豬的留存比例,以用于未來能繁母豬的產能擴張;預計各公司能繁母豬存欄有望持續走高,并為各家公司未來出欄高增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