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11月15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19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糕點不合格5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不合格1批次;肉制品不合格1批次;調味品不合格1批次;冷凍食品不合格1批次。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超標,分別為重慶市如景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橄欖蛋糕,重慶來夫子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鹵制年庚鴨,重慶市睿興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提子蛋糕,重慶市奧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標稱生產的海綿寶寶(蛋糕),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湯嫂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油酥花生,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永川區欣純食品加工廠標稱生產的步飲綠豆沙冰,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原料、包材或生產加工過程受微生物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手工操作較多,人員、設備和環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等原因造成。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食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潛在的危險性。造成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或在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產品儲運條件不當而導致。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涉及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10批次,其中8批次產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2批次產品檢出重金屬超標。
6批次食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榮昌區沿河中路分公司銷售的鮮農家雞(雞肉),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和替米考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涪陵區鳳魁超市銷售的前夾肉(豬肉),多西環素(強力霉素)、土霉素、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商社新世紀百貨連鎖經營有限公司大坪商都銷售的河蝦(淡水蝦),呋喃西林代謝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市江北區商儲物流建東分公司市場2號陳新容銷售的豬肉,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萬盛區民盛分公司銷售的鮮鴨,氧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重慶商社新世紀百貨連鎖經營有限公司梁平時代廣場店銷售的豬肝,五氯酚酸鈉(以五氯酚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可用于牛、羊、豬、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動物,在牛、禽和其他動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五氯酚酸鈉為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土霉素在所有食品動物的肌肉中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560號公告》規定呋喃西林為禁用獸藥。《發布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4種獸藥的決定》(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氧氟沙星(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2批次產品檢出農藥殘留問題,分別為重慶市墊江縣沙河鄉沙河村5組49號游碧華銷售的香蕉,忠縣馨源食品經營部銷售的香蕉,吡唑醚菌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吡唑醚菌酯為新型廣譜殺菌劑,可用于小麥、花生、水稻、蔬菜、果樹、煙草、茶樹、觀賞植物、草坪等各種作物病害的防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6)中規定,吡唑醚菌酯在香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超劑量使用吡唑醚菌酯會在水果中產生殘留,影響水果食用安全,進而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
2批次產品檢出重金屬超標,分別為重慶市長壽區鄰封鎮農貿市場羅世紅銷售的茄子,重慶市黔江區佳惠百貨有限責任公司南海鑫城店銷售的青椒,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一種常見的環境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暴露可導致腎和骨骼損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新鮮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塊根和塊莖蔬菜、莖類蔬菜、黃花菜除外)中鎘的限量≤0.05mg/kg
此外,還有1批次重慶市順恩食品廠標稱生產的紅豆沙(加糖),丙酸及其鈉鹽、鈣鹽(以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1批次重慶天方食品有限公司標稱生產的老鴨湯燉料,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1批次重慶市萬州區東萬飲料廠標稱生產的開縣冰薄,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已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對生產經營企業依法啟動查處工作,同時已采取風險控制措施,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并進行整改。
不合格產品信息
(來源: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報道: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1173批次食品安全抽檢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8號)
本文由中國食品安全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