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引導食品小作坊改善生產條件,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依法加強食品小作坊安全監管,解決長期以來食品小作坊規范難、監管難、取締難的問題,安徽省合肥市自去年開始,組織開展食品小作坊規范提升工作,取得成效。
據悉,《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頒布后,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積極謀劃申報食品小作坊規范提升獎補項目。該項目去年進入實施階段,今年正式列入市財政支持項目。截至2019年8月底,合肥市已組織兩批集中驗收,其中2018年底申報驗收128家,通過驗收88家;2019年7月申報驗收144家,通過驗收73家。兩次合計通過161家,覆蓋全市各縣區以及主要小作坊食品品種。
該局引導新建肥東縣撮鎮豆制品小作坊集中區。多戶豆制品小作坊共同投資,利用龍塘青年工業園閑置的三層廠房,配套建造了污水處理裝置、燃氣鍋爐、職工食堂、原料庫等公共設置,生產車間按照統一布局和標準進行改造,統一采購生產設備設施,統一原輔料采購渠道。此舉較好地解決了豆制品小作坊分散經營帶來的燃氣不通、污水無法處理、生產廠房改造難的問題,生產條件得到質的提升,同時也方便了日常監管。
該局爭取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帶隊到浙江、江蘇及省內滁州等地專題調研學習食品小作坊監管經驗。2017年10月,該局向市政府進行了專文請示,申請市財政安排專項經費對食品小作坊規范提升進行獎補。該項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和財政部門的高度重視,2019年起正式列入市財政專項,計劃滾動實施2至3年,每年安排獎補經費80萬元,獎補100家,平均每戶獎補8000元。肥東縣、肥西縣也積極申報立項,在市財政獎補基礎上,縣財政每戶也增加獎補數千元不等。
為推動小作坊規范提升工作順利開展,合肥市局研究完善相關標準,加強培訓動員工作。
根據前期調研情況及《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生產衛生規范》,該局制定印發了合肥市食品小作坊規范提升標準及驗收辦法,編印了合肥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臺賬,組織縣區局監管人員及小作坊經營戶充分討論,提高了標準的可操作性。各縣區均組織小作坊經營戶、基層所監管人員召開動員培訓會議,宣傳貫徹獎補政策和規范提升標準。
各地通過廣泛摸排,選擇改造意愿較強、場所具有代表性的經營戶加強針對性指導,率先打造規范化樣板,通過組織現場觀摩進一步提高培訓水平。驗收工作采取縣區間互查的方式,進一步促進各地學習交流,提高監管人員指導水平。
按照多投入多獎補的原則,合肥市局實施差異化獎補政策。對豆制品小作坊每戶獎補8000元,對其他食品小作坊每戶獎補6000元,對創建投入相對較大、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突出、示范帶動效果明顯的小作坊另外獎補3000元。
該局將工作納入全市食品安全監管年度重點工作和目標考核范圍,市縣兩級層層進行任務分解,多次召開會議進行部署督促,力爭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