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是關系民生國計的事情,也考驗著上市公司的智慧??v觀唐人神的扶貧歷程,其實現了“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的三不誤。
養豬項目幫扶脫貧
談到產業扶貧,唐人神很早就摸索出“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扶貧模式。
據了解,公司在生豬養殖行業深耕多年,早已完成全套產業鏈。為落實產業扶貧,唐人神推出“1+5”養殖合作模式,即在貧困地區建設養殖合作項目,貧困地區農戶通過組建養殖合作社以入股的形式參與公司養殖項目合作,以獲得收益。這種模式既可促進養殖業的發展,又可助推精準扶貧,帶動農民致富。如公司在河北大名縣開展“1+5”養殖合作扶貧模式,2018年發放扶貧資金500萬元,解決1600多戶貧困戶脫貧問題。公司還通過“公司+農戶”的方式帶動300戶農戶養殖脫貧。另外,公司對口扶貧株洲南塘村、醴陵將軍村,給予每個村扶貧資金,為貧困村農民提供養殖技術培訓,幫助貧困村民發展養殖業。
花垣縣地處湘西自治州,是苗族同胞聚集區,也是多山地帶,難以開展大規模種植業。唐人神相中當地獨有的花垣縣黑豬資源,與花垣縣人民政府簽署了《生豬綠色養殖投資項目協議書》,投資5.1億元發展年出欄30萬頭(瘦肉型)苗豬、10萬頭湘西黑豬苗豬及其配套的年出欄3500頭育肥豬家庭養殖合作社等建設項目。在這一投資中,唐人神創新“1+35”的幫扶方式,擴大了幫扶力度和幫扶范圍。
唐人神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每個合作社常年存欄1750頭、年出欄3500頭,每個合作社總投資額為31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210萬元,流動資金投資100萬元。每個養殖合作社吸納當地16戶貧困戶入社,10年內我們確保每戶貧困戶年保底收入2500元,合作社所在貧困村年保底村級集體收入2萬元。十年后,我們將所有資產移交合作社,按‘公司+養殖場’模式運行,流動資金仍由我們負責。按照計算,項目達產后,能實現年銷售收入9.6億元,引導農民集約化飼養,可幫助2400戶約9600人以上實現當年脫貧。”
值得一提的是,除花垣縣外,唐人神還在茶陵縣、淥口區等地分別投資興業,計劃建設50萬頭綠色生態龍華豬養殖項目和唐人神中央廚房項目,將唐人神的產業鏈條延伸至消費品牌餐飲端,惠及更多消費者。今年11月2日,唐人神申請發行可轉債事宜獲證監會批準,產業項目將進一步擴大至河南、甘肅、廣西等。
雜交構樹生態脫貧
雜交構樹是通過優選和雜交得到的新品種,耐鹽堿,抗低溫。栽種后易成活,當年種植當年就能采收,能收割15年到20年,土地復墾影響小。
唐人神抓住了其中的商機。8月12日,唐人神在湖南省株洲市舉行雜交構樹種養一體化產業扶貧模式簽約儀式,引入雜交構樹101等多個品種,通過“政府+公司+銀行+合作社”模式,推進構樹種養一體化生態產業。
唐人神董事長陶一山提出了生態扶貧的設想,他表示:“雜交構樹的蛋白質含量高,可用做生豬飼料,豬場豬糞又可制成有機肥反饋給構樹樹林,形成‘豬-糞-肥-樹-料-豬’良性循環。引入雜交構樹,能為我們帶來飼料方面的成本優勢和運輸優勢,一能就地取材形成穩定的飼料來源,隔絕了進口飼料波動風險,二能將豬場糞便就地轉化為有機肥料,在供養當地雜交構樹林之外,還能支持當地農戶開展有機農場業務。”
“我們在養殖場附近雇請農戶大量種植雜交構樹,能在短期內形成天然隔離帶,既能防范攜帶非瘟病毒動物闖入養殖區域,又能創造新的就業崗位。”陶一山表示,“我們將在湖南、河北、河南、甘肅、陜西、廣西、云南等地建設10個100萬頭養殖示范縣,把構樹+生豬這個種養一體化的新模式推廣開來,期待形成生態環保和精準扶貧并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