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作為“百年老病”,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留下了不少“腳印”。國際動物疫情頻發,我國疫情也并未平息,11月以來,重慶市墊江縣在截獲的外省違規運入仔豬中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云南省騰沖市發生非洲豬瘟疫情,雖然在數量上疫情有所緩和,但是整體防控形勢仍然復雜嚴峻。
據豬價系統數據監測,11月1日生豬均價為40.88元/公斤,11月15日生豬外三元均價為35.60元/公斤,半月下跌5.28元/公斤,跌幅為14.83%。豬價已經萎靡半月有余,創下近期連跌的記錄,止跌回升趨勢明顯!部分地區屠企由于收不到豬而上調豬價,一夜之間豬價上漲幅度在2.00-5.00元/公斤之間,豬價能穩住嗎?金豬行情猶在,養殖戶該如何加大自身競爭力,抓住盈利時機?
金豬行情之下 養好豬尤為可貴
11月20日生豬均價為32.41元/公斤,較昨日上漲0.03元/公斤,較上周下跌3.38元/公斤,較上月下跌4.81元/公斤!近期,豬價雖然頻頻下跌,但整體行情仍舊處于高位。北方豬價已有觸底反彈之勢,養殖端看漲情緒濃厚,中南六區禁調迫在眉睫,未來豬價上漲面值得期待!
針對性政策措施、生豬養殖盈利持續等因素激發養殖戶補欄增養積極性,但非洲豬瘟疫情猛如虎,養豬風險仍存,因此養殖戶必須要清除已存在的非洲豬瘟病毒,并有效阻止非洲豬瘟病毒再次進入養殖場,這是決定養殖場恢復生產的關鍵點!
按當前局勢分析,規模豬場生產恢復較快、后備母豬銷量繼續大幅增長、豬飼料產銷量全面回升。生產恢復向好的因素明顯增多,規模豬場是生豬生產止降回升的“主力軍”,這主要是因為規模豬場高度重視非洲豬瘟綜合防控及時和養殖場生物安全解決方案,如此行情之下,中小養殖場(戶)也應有所行動!
官方高度重視生豬產業,保證產區和銷區價格合理和平衡。11月16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江西南昌主持召開南方九省區市生豬生產調度會,聽取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等9省(區、市)和部分重點地市農業農村部門關于生豬生產情況的匯報,共同分析當前生豬生產形勢,研究針對性措施。
非洲豬瘟 大清洗、大消毒!
十月,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為做好全國秋冬季節“大清洗、大消毒”專項行動。起草了《2019年非洲豬瘟防控秋季大消毒技術指導意見》,指導養殖企業的秋季消毒工作。豬場應按照全覆蓋的原則開展消毒工作,圈舍消毒程序要按照清理、首次消毒、二次消毒、徹底清洗、終末消毒、消毒程序等流程。
據了解,非洲豬瘟病毒對環境耐受力強,病毒在肉品、血液、組織、糞便,以及養殖場、市場、屠宰場、車輛等環境中可長時間存活。病毒存活時間與所處介質、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關于防控非洲豬瘟工作,我們應該回歸“本心”,從“消滅傳染源”、“保護易感動物”、“切斷傳播途徑”做起,抓關鍵點,同時不放松其他方面的防控工作。生物安全對防控疫情意義重大,其中科學高效的消毒環節必不可少。如何高效的選擇消毒劑,成為豬場打贏病毒的重要關鍵!
我們認為,養殖戶理想中的消毒劑應該具備即可殺滅非洲豬瘟,也能殺滅絕大多數病原微生物、作用快速,效果良好、毒性小,刺激性低、腐蝕性較小、權威機構認證許可等特點。
官方強調,必須推動已出臺政策盡快落地見效,加強生豬生產監測預警和形勢研判,多方引導穩定市場,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堅持不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嚴格落實執行各項有效防控措施,高效生物安全及豬場實踐必不可少!
源自丹麥的普境安 高效的干粉消毒劑
“豬業成敗在防疫”,即將進入冬季,抓好生豬等疫病防控是關鍵,要進一步加強豬場消毒凈化。冬季氣溫低,大部分豬場豬舍選擇減少通風,結果造成豬舍潮濕、缺氧、濁氣過重,形成豬只應激,引起更多豬病;而使用液體消毒劑只會加劇這種情況,影響養殖效益!因此我們推薦——高效的干粉消毒劑,普境安是特別為動物設計的干粉消毒劑!
豬舍外消毒,車輛消毒可直接噴灑普境安,不怕結冰又能起到消毒殺菌作用;豬舍內消毒,豬只可直接噴灑普境安,容易改造并保證消毒劑效價,還能吸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改善動物圈舍空氣質量!豬場實踐證明,一公斤普境安可噴灑40-80㎡,每周一次便可達到消毒抑菌、去氨除濕的效果。
1966年于歐洲上市,至今已經在市場上實踐超過50年的時間,其銷售網絡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源自丹麥的普境安,其pH值僅為3.6,無限接近豬皮膚的pH值,為弱酸性干粉。干燥是它的基礎功能,而消毒則是它的強大功能。普境安可抑制上百種細菌、真菌和病毒,其中甚至包括藍耳病病毒、豬流行性腹瀉病毒等,普境安值得信賴!
聯系方式 :021-65680582
雖然,上半月無論是豬肉價格還是生豬價格,都進入了連續下跌通道。生豬價格的跌幅尤為猛烈。但是我國繼續加大畜牧業生產的扶持力度以及生豬等動物疫病防控力度,養殖戶要利用當前畜牧養殖效益較好的有利時機,科學安排生產,搞好生產管理和銷售,取得更好的效益。幾年乃至十幾年難遇的養豬行情,少死豬、多賺錢,回家過個好年就是養豬人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