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作為松江“云間五厙田園綜合體”項目內容之一,國內規模最大的錦鯉良種繁育基地在泖港鎮的上海松江區水產良種場(國家級)五厙基地建成,填補了上海錦鯉規模化良種繁育的空白。
錦鯉是一種高檔觀賞魚,素有“水中活寶石”“會游泳的藝術品”的美稱。近年來,錦鯉也越來越多受到全球人民的喜愛,尤其在中國,錦鯉還被賦予“好運”“財富”“吉祥”等美好寓意。
同時,錦鯉的價格居高不下,成為了少數圈內愛好者的“鎮宅之寶”,普通市民只能望而卻步。
去年10月,全世界最貴的一條錦鯉以2.03億日元(約1300萬人民幣)的價格在日本被拍出。
“我們想要通過努力,讓普通老百姓也能買得起錦鯉”,據錦鯉基地負責人、荔虹錦鯉總經理馬鑫介紹。
錦鯉的最大生產國是日本,擁有成熟的養殖技術與設備和大量高品質、血統純正的錦鯉,受到各國愛好者追捧。
事實上,作為錦鯉祖先的鯉魚,原產地是中國。錦鯉最早在唐代就有了大規模養殖的記錄,后因色彩鮮艷、便于養殖等特點傳入日本,受到日本貴族的喜愛而風靡。
自15年前剛接觸到錦鯉,馬鑫就有了在國內發展錦鯉養殖產業的想法。為了讓錦鯉更快“回家”,他陸續前往日本、馬來西亞等各國對當地錦鯉進行考察引種,學習先進技術、引入各類設備,逐漸帶動起一批國內錦鯉養殖產業的發展。
如今,中國錦鯉的飼養水平和產品競爭力已逐步向國際一流水平邁進,高產量、規模化的養殖也為普通錦鯉的市場價格打了一劑“退燒針”。
“目前,繁育基地在進口魚飼養方面已逐漸研究出一套相對成熟的養殖技術,正在不斷試驗進行優化和提升。此外,我們還將嘗試探索自己育種和培育,希望能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錦鯉品牌。”
1月12日,荔虹錦鯉養殖基地工作人員馬鑫展示養殖的錦鯉。
經過近一年的籌備建設,錦鯉良種繁育基地已基本建成并于1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區域面積25畝,設有種魚隔離檢疫、加溫育苗、成魚優化、親本培育、展示拍賣等5個室內車間,另有18個室外養殖池和選育池。
基地已引進了紅白、大正、昭和、緋瀉等11個錦鯉品種開展分池飼養,同時將舉辦多場錦鯉鑒賞會、拍賣會等,推廣錦鯉文化。
泖港鎮位于黃浦江上游的浦南地區,區域內現有大量保護耕田和林地,境內沿黃浦江、橫潦涇南岸是著名的“萬畝涵養林”,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錦鯉基地西側,黃浦江支流茹塘港蜿蜒經過,水質干凈,為錦鯉養殖提供“源頭活水”。
在基地周邊,水稻農作物產區與農業養殖區域交替排布,泖田生態濕地化身“天然氧吧”,多年零工業的堅持,讓這個浦南小鎮成為名副其實水凈、氣凈、土凈的“三凈”之地。錦鯉在此“安家”,自然是貨真價實的“如魚得水”。
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地的保護繁育水平,五厙基地還引入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流水養魚項目,實現池塘水的內循環,節約資源、更加環保,也便于更好地把控魚的品質。
此外,高科技的機器人蔬菜種植項目也已落地實現生產,利用智能化、自動化的新型種植方法,促進高效高產。
在大力引入高科技、高技術含量、高端養殖產業的基礎上,五厙基地也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融入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元素。
除支持鼓勵錦鯉基地舉辦錦鯉鑒賞會、拍賣會外,基地還聯合泖港區域范圍內休閑旅游、生態農業、田園社區等相關資源,推進蔬果采摘、花卉觀賞展出、農家樂等特色休閑旅游項目。
1月12日,游客正在基地參觀。
養殖池內錦鯉盡情嬉戲。
國內最大規模的錦鯉良種繁育基地在位于泖港鎮的上海松江區水產良種場(國家級)五厙基地建成,填補了上海錦鯉規模化良種繁育的空白。如今,在泖港,這樣的一個小生態圈已然形成。錦鯉的“入住”也將為泖港鄉村旅游再添一份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