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與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合作選育的雜交糯玉米新品種——“林黑糯690”通過國家審定并公告。據悉,目前重慶市擁有這項成果的只有三家企業,分別是科光種業、農投集團和敏興公司。
“林黑糯690”身價超普通玉米3倍以上
“林黑糯690”的品種完成人正是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林勝龍。他告訴記者,“僅這一個品種的研發費用就花費了近180萬元”。據記者走訪市場了解,跟普通玉米相比,黑糯玉米中花青素含量很高,而且價格是普通玉米的3倍以上。
而在此之前,敏興農業都非常重視農產品研發,算上技術團隊的工資和其他費用,每年僅研發方面的投入就將近300萬元。
林勝龍向記者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規定,通過國家審定的品種,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銷售、種植。而且“林黒糯690”這個品種,產量高、抗性強、口感好,是個非常好的新品種。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耗時整整5個年頭的試驗試種,終于成功了!
一個能夠通過國家審定的好品種,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專家對敏興農業進行了深度考察調研后,主動與酉陽縣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院企深度合作,共同進行研發、科研成果轉化等工作。正如同林勝龍所說,為了讓科技更好的服務于企業,大家為鄉村振興一起努力。
五年努力終獲成功 成當地扶貧帶頭人
林勝龍是福建省福清市人,曾是福清市人大代表、福清市商會副會長。2014年,他經招商引資進入酉陽投資創業,主要發展鮮食玉米產業。
從2014年到2018年,林勝龍在酉陽縣車田、浪坪、后坪、涂市等10多個鄉鎮發展了鮮食玉米種植,種植面積達29100多畝。2017年,該公司在小壩全民創業園投資500多萬元修建了鮮食玉米加工廠,引進了先進的生產線。
“南甜北糯。”林勝龍告訴記者,北方人喜歡吃糯玉米,南方人則喜歡吃甜玉米,因此,敏興農業的鮮食玉米分類向我國南北方銷售。除此之外,敏興農業的甜玉米還遠銷到新加坡等地。僅2018年浪坪鄉生產的甜玉米,就有約30%已經銷售到新加坡。
浪坪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從去年開始,浪坪鄉精準發力,引進酉陽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敏興農業),在官楠村、評議村、浪水壩村以“公司扶持,大戶帶動小戶”的模式發展鮮食玉米種植。
“甜包谷硬是種得!”官楠村1組謝國華是甜玉米種植大戶,今年種植面積達100余畝。每畝收入在1600元左右,種子、肥料、生物農藥和技術都由敏興農業提供,算下來每畝鮮食玉米有900元左右的純收入。
林勝龍告訴記者,他將在浪坪鄉帶動更多的小戶種植,讓更多的貧困戶參與進來,爭取總面積突破3000畝。
“科技+農業”開啟扶貧新模式
如今的酉陽縣敏興農林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是一家專注于鮮食玉米(水果玉米、黒糯玉米、甜糯玉米)品種研發、技術培訓、基地種植、生產加工、市場銷售等環節全產業鏈打造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國家級貧困縣酉陽縣,具有原生態、無污染,立體氣候,晝夜溫差大等地域特點,能夠種植出高品質的鮮食玉米,不但個頭大、甜度高、干物質沉淀充分,而且其加工產品均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目前,公司主要生產產品有:真空包裝鮮食玉米粒、鮮食玉米棒、糯玉米粉、凍干玉米粒、水果玉米果酒等綠色、營養、健康、安全產品(不添加任何添加劑)。
林勝龍告訴記者,公司一向融合“產、學、研、銷”全新業態產業發展理念,重點以綠色生態農業孵化培育、研發高新技術新品種、精深加工、線上線下立體銷售等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聯合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共同研發、繁育鮮食玉米新品種,與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聯合研發水果玉米保鮮包裝、水果玉米果酒、凍干水果玉米粒等高新技術產品。
立足酉陽良好的資源條件、廣泛的適應區域和寬松的發展環境,林勝龍帶領敏興農業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鮮食玉米全產業鏈建設為目標,努力實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現在,敏興農業被酉陽縣委、縣政府作為重點扶貧產業發展,因為鮮食玉米種植不但生產期短、見效快、技術容易掌握、經濟效益高,已然成為農戶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