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則“自2020年元旦起,我國飼料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的報道在多個渠道廣泛傳播,但據農業農村部相關公告,農業農村部并沒有提出即將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而是更傾向于在抗生素的減量替代方面做出相關部署。
抗生素分為促生長用抗生素與治療用抗生素,主要功能是抑制或殺滅細菌、促生長等。全球來看,上世紀60年代開始,促生長類抗生素作為生長劑被廣泛用于動物養殖業。
此前,我國批準動物養殖業使用的獸用抗菌藥分為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藥兩大類,用于防治動物疾病和促生長。為維護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今年7月10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94號》(下稱第194號公告),決定停止生產、進口、經營、使用部分藥物飼料添加劑,并對相關管理政策作出調整,但通篇公告并沒有出現“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的字樣。
公告稱,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獸藥生產企業停止生產、進口獸藥代理商停止進口相應獸藥產品,同時注銷相應的獸藥產品批準文號和進口獸藥注冊證書。此前已生產、進口的相應獸藥產品可流通至2020年6月30日。
此外,公告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飼料生產企業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的商品飼料。此前已生產的商品飼料可流通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中大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謝雯稱,農業農村部官方文件并沒有要求從2020年起就全面禁止在飼料添加抗生素,而是要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包括生產或者進口相應獸藥產品),這更多是為了保障畜禽產品安全和推進飼料行業發展,從而更好保障、改善民生。
194號公告還提出,2020年1月1日前,農業農村部將完成抗球蟲和中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質量標準和標簽說明書修訂工作。
“也就是說,符合該質量標準的抗球蟲和中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可以繼續添加。”謝雯說。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專家則對上證報表示,未來有可能減少使用抗生素,但禁止添加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