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零食、韓式飲料、德國巧克力……越來越多進口食品進入我們的生活,但它們的品質安全是否有保障?
2019年5月以來,溫州市鹿城區檢察院第六檢察部的檢察官們對轄區內歐洲城附近、農貿市場周邊商鋪經營進口食品情況進行摸排,實地走訪30余家進口食品店,發現多家商戶存在無證無照經營、經營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經營過期的進口食品等違法問題,嚴重影響轄區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針對這些情況,鹿城區檢察院依法發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7件,督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相關進口食品違法經營主體依法查處,并開展進口預包裝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在全區范圍內進行行業治理。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訴前檢察建議后,立即研究檢察建議書并著手落實,一方面對個案進行查處,另一方面積極開展行業治理。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涉案商戶改正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已沒收無中文標簽進口食品373包(袋、盒、條、瓶),沒收違法所得總計人民幣近2萬元,罰款總計人民幣28萬余元,責令補辦登記證2家;還就某網紅零食店違反食品安全管理規定一案,罰款高達4萬元。同時,該局嚴格落實“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監管措施,在全區范圍內開展4個月的流通領域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果品質量安全集中治理專項整治行動。行動期間,共檢查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經營戶172戶次,出動執法人員224人次,立案查處1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