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南昌訊 元旦、春節是酒類消費的旺季,為嚴厲打擊非法購進酒精分裝和勾兌等違法行為,保障公眾的食品安全,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日前印發通知,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酒類小作坊集中整治,嚴厲打擊非法分裝和勾兌白酒等違法行為。
全面開展酒類小作坊風險隱患排查。以白酒和“紅米酒”“黃酒”“清明酒”等產品為重點,嚴查有無購進并使用酒精進行分裝和勾兌的行為,嚴查食品小作坊有無非法添加和濫用添加劑的行為,嚴查有無使用陳化糧、霉變糧作為原料進行加工的行為,嚴查有無使用塑料材質的設備設施、工具容器等加工白酒的問題。加大對酒類小作坊產品的監督抽檢,重點檢測甲醇、氰化物、甜蜜素、塑化劑等指標。
督促酒類小作坊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宣傳教育,告知小作坊只能自制自釀蒸餾酒或者發酵酒,指導其嚴格依法依規從事生產加工活動,確保生產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組織酒類小作坊業主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并張貼在生產加工場所和公共場所,主動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嚴厲打擊涉及酒類的三類違法犯罪行為,即無證生產加工酒類產品、制售假冒偽劣酒類產品、食品小作坊分裝或勾兌酒類產品。發現這三類違法行為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實施頂格處罰,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積極鼓勵社會各界對酒類違法行為進行投訴舉報。發動酒類企業、從業人員和社會群眾提供線索,對無證生產加工酒類產品、購進酒精進行分裝或勾兌,以及制售假冒偽劣酒類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投訴。落實省政府有關食品違法行為的舉報獎勵規定,及時向舉報人兌現獎勵,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保障酒類的食品安全,維護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