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一批 規范一批 提升一批
《安徽省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出臺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由該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
《方案》指出,力爭通過3年時間,實現安徽省食品小作坊整體水平明顯提升:到2020年6月,全省食品小作坊登記率達到100%;到2020年底,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不少于100家;到2021年底,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不少于200家;2022年底,培育示范食品小作坊不少于300家,每個設區的市建成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不少于1個。
《方案》共提出3個方面12項措施。一是引導幫扶,實現食品小作坊依法登記、規范生產。二是治理整頓,促進食品小作坊改善條件、提高質量,嚴厲打擊食品小作坊違法行為。三是示范帶動,培育特色示范食品小作坊,建設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打造食品小作坊地方特色品牌,構建誠信體系,推動食品小作坊產業發展,品牌升級。與此同時,《方案》要求,加強組織領導,把食品小作坊的整治提升與相關重大戰略有機結合;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大對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的投入力度;各級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要充分發揮聯系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齊抓共管,綜合治理。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燚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方案》的特色和亮點進行了介紹。他說,按照“整治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的總體思路,《方案》在工作措施中細化了3年整治提升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突出齊抓共管的監管理念。《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責任,遵循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中有關“完善統一領導、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要求,著力構建黨委政府負總責,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格局。突出食品安全“治標”和“治本”相結合。開展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就是把集中整治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問題的“治標”和推動食品小作坊產業發展的“治本”結合起來,把食品小作坊生產者抓好產品質量、抓好食品安全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努力實現食品安全的長治久安。
2019年12月24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在安徽省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部署動員會上強調,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按照《方案》的統一部署,以“整治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為總體思路,準確把握食品小作坊的產業特點和發展規律。首先要摸清底數,規范登記,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實現食品小作坊登記全覆蓋;其次要宣傳政策,落實主責,進一步提高食品小作坊業主的食品安全意識,落實食品小作坊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再次要治理整頓,加大食品小作坊產品的抽檢力度,實行食品小作坊日常監督檢查100%全覆蓋,依法嚴厲查處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取締“黑工廠”“黑窩點”“黑作坊”;最后要提檔升級,示范帶動,加強示范食品小作坊的培育孵化,通過建設集中園區、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特色品牌、推動市場營銷、構建誠信體系等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全省食品小作坊的食品安全水平和發展質量,推動安徽食品小作坊產業整體提升,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