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1月9日公布的數據,2019全年CPI比上年漲2.9%。12月CPI同比上漲4.5%,漲幅與上月相同;環比由上月上漲0.4%轉為持平,豬肉供給緊張狀況繼續緩解,價格下降5.6%。
中金宏觀分析師袁越、易峘等認為,12月CPI走勢總體符合預期,食品價格通脹有所回落,而非食品通脹回升。
中泰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表示,目前通脹水平仍然較高,主要源于豬價仍在高位。但往前看生豬產能已經在逐漸恢復,未來豬價大跌的壓力也在積蓄。此外,只要基本面在回落,貨幣政策都會寬松。
而2020年春節在1月下旬,1月CPI是否存在“破5”可能?對此,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或許難以突破5%。袁越、易峘等認為,年初的通脹數據可能受到春節因素擾動,1月CPI存在“破5”的可能性。
豬肉供給緊張狀況繼續緩解,價格環比下降5.6%
12月CPI走勢總體符合預期,食品價格通脹有所回落,而非食品通脹回升。從同比看,12月CPI上漲4.5%,漲幅與上月相同。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7.4%,漲幅回落1.7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3.43個百分點。
食品中,鮮果價格下降8.0%,降幅擴大1.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97.0%,漲幅回落13.2個百分點。牛肉、羊肉、雞肉、鴨肉和雞蛋價格漲幅在7.3%—20.4%之間,均有不同程度回落。鮮菜價格上漲10.8%,漲幅有所擴大。
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衣著價格分別上漲2.1%、1.8%和0.8%,交通和通信價格下降0.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4%,漲幅與上月相同。
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上漲0.4%轉為持平。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1.8%轉為下降0.4%,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
食品中,隨著生豬生產出現積極變化,中央和地方儲備豬肉陸續投放,進口量有所增加,豬肉供給緊張狀況進一步緩解,價格由上月上漲3.8%轉為下降5.6%,影響CPI下降約0.27個百分點。
根據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2019年第52周(即12月23日-12月27日),16省(直轄市)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總指數的周平均值為每公斤43.98元,環比微跌0.2%,同比漲149.7%。
1月8日,農村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2019年8月至1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量環比持續下降,12月份止降回升,環比大幅增長14.1%,有效緩和了豬肉供應緊張的局面。
凍肉供應上,1月3日,3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已投放市場。1月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中央儲備肉投放力度。
在豬肉價格下降的影響下,牛肉和羊肉價格漲幅分別由2.8%和1.3%回落至0.1%和0.2%,雞肉和鴨肉價格分別由上漲4.3%和3.6%轉為下降4.9%和1.9%。
雞蛋供應充足,價格下降5.5%,降幅擴大4.8個百分點。受冷空氣及大范圍降雪影響,鮮菜、鮮果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分別上漲10.6%和0.6%。
非食品中,受調價影響,液化石油氣價格上漲4.0%,汽油和柴油價格均上漲1.4%。
豬價漲完油價漲,貨幣寬松不變
2019全年CPI比上年漲2.9%。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去年12月17日在發布會上表示,總體上看,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備堅實基礎,工農業產品供應充裕,生豬生產正在逐步恢復,預計全年CPI漲幅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范圍內。
中泰宏觀首席分析師梁中華認為,目前通脹水平仍然較高,主要源于豬價仍在高位。但往前看生豬產能已經在逐漸恢復,11月生豬存欄環比已轉正,而且支持生豬生產的政策也在加碼,未來豬價大跌的壓力也在積蓄。
“然而豬價漲完油價又漲,主要源于近期美伊之間的沖突,在油價上漲的影響下國內PPI短期也會回升。”但梁中華表示,不管是豬價還是油價在漲,只要基本面在回落,貨幣政策都會寬松,畢竟穩就業才是最重要的。
往前看,財政節奏前移,對經濟有一定支撐,但他認為,全年看經濟依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真正能夠期待的是更加積極的政策,一是中國降息周期的繼續,二是房地產政策的邊際放松,三是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支持新經濟領域,四是超低預期下國企改革的邊際超預期。整體方向上,2020年不是炒“周期”,而是流動性寬松、政策積極。
另一方面,2020年春節在1月下旬,彼時CPI走勢又將如何,有無“破5”可能?
對此,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CPI高點將在1月出現,但或許難以突破5%。他表示,從1月上旬食品價格來看,上漲幅度較弱,特別是蔬菜價格已經由于天氣原因提前上漲到歷史高位附近,進一步漲價難度較大,雞蛋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悲觀,豬肉價格是唯一的變數,但考慮政府維穩豬肉價格力度非常大,豬肉價格再度暴漲可能性不大,因此整體而言,CPI春節漲幅可能弱于往年,這意味著CPI高點可能難以突破5%,大概率在4.5-5%之內,同時2月開始CPI可能就會回落至4%左右甚至更低。
但中金宏觀分析師袁越、易峘等認為,年初的通脹數據可能受到春節因素擾動,1月CPI存在“破5”的可能性。不過,2月CPI可能回落至4%附近。同時,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可能也將對通脹走勢造成影響。具體而言,如果中美貿易摩擦“降級”、總需求邊際走強,則PPI與核心CPI通脹可能回升,而農產品價格以及整體CPI的上行壓力或將邊際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