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假期,受肺炎疫情影響,餐飲行業過得無比煎熬,這也在資本市場有了直觀顯現。1月15日以來,近半個月時間,港股餐飲板塊持續走弱,截至1月31日收盤,海底撈(06862,HK)股價累計下跌了16%,呷哺呷哺(00520,HK)累計下跌了25.6%,國際天食(03666,HK)下跌了14.2%,上市至今僅半個月的九毛九(09922,HK)也累計下跌了近20%,市值僅剩下108.67億港元,相比于上市首日,公司市值已蒸發了28.94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1月24日(農歷除夕)起,為避免因聚餐而產生的交叉感染,全國各地開始陸續下達關于餐飲停業的通知,九毛九、海底撈等知名餐企均于1月26日左右相繼宣布暫停營業。在此次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餐飲企業需要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
餐飲企業叫苦連連
1月29日,九毛九發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公告,公司稱,鑒于中國自2020年1月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中國多個省市已啟動最高級別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并采取各項嚴格措施遏制疫情蔓延。集團自1月26日起已暫時停止其所有門店(包括自營及特許經營門店)營業。
九毛九方面表示,考慮到有關疫情的最新發展情況,公司董事會決定,截至2020年2月9日(包括該日)止繼續暫時停止其所有門店(包括自營及特許經營門店)營業。如開業時間需根據疫情發展情況及相關政府政策作出進一步延期,公司將于適當時候作出進一步公告。對于剛剛上市還不到一個月的九毛九來說,這份公告難言利好。
在不少餐飲行業從業者看來,餐飲本身就是一個民生行業,不僅關系民眾的一日三餐,在解決就業方面更有積極作用。如今,全國相當一部分的餐廳處在停擺狀態,連九毛九等餐飲巨頭都接連停業,讓原本就面臨“三高一低(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經營壓力的餐飲行業雪上加霜。
“本來以為過年是一個旺季,現在我只開一家店,還是我自己看店,阿姨都不愿意來上班。”餐飲行業從業者金正(化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早在幾年前,他加盟了絕味鴨脖,“一口氣”開了三家店,原本以為能抓住春節這個餐飲旺季,不料,這輪餐飲寒冬才剛剛開始。
疫情到來之際,大部分人的第一選擇是減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場所,餐飲、零售由此成為最早遭受沖擊的行業。金正說,1月20日,鐘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肯定了病毒存在人傳人的情況,自此之后,他就開始發現整個“氣氛”不對,出來的人越來越少,工廠產量受影響,物流受影響,貨也來得不全,影響是來自多方面的。
“(阿姨)她們怕傳染,春節三倍工資都不愿意來上班,而且請的阿姨還要持證(健康證)上崗,春節期間更不好招人,現在就只能自己看店,我如果再開另外兩家店,估計損失更大。”金正坦言。令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是,還有顧客問他絕味鴨脖是不是武漢的,“明明絕味鴨脖是湖南長沙的。”金正感到有些無奈。
記者注意到,今年春節期間,全國不少餐飲店門口都擺起了“菜市場”,按照以往春節慣例,飯店、餐館都會提前“囤菜”以保證春節期間年夜飯、聚會聚餐供應。但受疫情影響,許多顧客取消了在飯店預訂的飯菜,訂餐的退訂率不斷攀升,不少餐飲店為了減少損失,只能開啟賣菜模式。
向外求援,也需自救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以春節來說,現下經濟的最大實體就是餐飲行業,春節期間的餐飲收入占到全年餐飲收入的25%到28%。也就是說,餐飲行業的利潤以及流量很大一部分集中在春節期間。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餐飲收入突破4.6萬億元。不難看出,國內餐飲行業在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受到較大影響。
朱丹蓬指出,諸如海底撈、西貝等特大型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其實也是偏低的,更不用說中小型餐飲企業,從整個局勢來看,也希望國家盡快拿出方案幫助餐飲行業渡過難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不少餐飲界的龍頭企業也開始向外發聲,直呼“快扛不住了”。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說,預計春節前后的一個月時間將損失營收7億至8億元,現在的賬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則保守估計,春節期間,6天時間的損失將超2000多萬。
恒大研究院在1月31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為避免人群聚集,春節各類聚餐和婚宴等幾乎全部取消,大量餐廳飯館停止營業,備菜存貨拿出來低價甩賣。據商務部監測,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勢必嚴重萎縮,預估今年春節餐飲零售銷售額會腰斬到5000億元。
正是如此,包括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樂凱撒披薩CEO陳寧等餐飲界代表企業均在對外呼吁中提出了租金減免、減稅、對餐飲職工補貼社保等措施。但同時,也有一些商業地產開始行動,公布了一些租金減免措施,廣東省公寓管理協會、廣州市房地產租賃協會先后發出倡議書,倡議業主(房東)2月全月免租,在3月1日至4月30日租金減半兩個月。
朱丹蓬說,整個餐飲行業有兩項大的支出,一個是人工,占比在25%到33%之間,一個是鋪租,占比8%到13%,這兩塊對餐飲行業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可以說,減稅和減免房租,能在最大程度上幫扶整個餐飲行業。
但也有中小餐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租金減免自然是好,但他們并非是商場店,而是不同類型的街邊店,享受不到這種租金減免的扶持幫助。對他們來說,這種租金減免的談判會更為艱難一些。
記者采訪的眾多餐飲界人士均普遍判斷,由于此次疫情發生突然,多數餐飲從業者措手不及。顯然,對現金流不夠充足、品牌建設不夠好的餐飲品牌來說,此次疫情是一場嚴峻的大考,恐怕,會有一批品牌餐飲過不了這次疫情寒冬。
“首先肯定是要保障現金流安全,因為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點,什么時候疫情結束,現金流的安全是生存之本,其次就是要趁著時間磨練內功,從菜品研發、服務流程等進行優化,還要做一些應急舉措,比如加強外賣,尤其是整桌菜品服務型外賣,畢竟在當前形勢下,外賣還是滿足人民生活的主流手段。”一位餐飲界從業人士向記者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