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位于四川省天府新區太平街道的成都東平食品有限公司內,成都市天府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獸醫吳巍已經連續在這里駐扎了近100小時了。
成都東平食品有限公司是成都中心城區現存唯一的定點屠宰場。當前,每天有200余頭生豬在這里屠宰完畢送到市場上。
在“戰疫”時,豬肉的供應量與安全如何保障?
生豬8小時靜養后再屠宰 每天兩次消毒
在成都東平食品有限公司內,吳巍和駐守的同事們在這里24小時輪班,輪流兩班倒,監督生豬入場到豬肉出場的每一個環節,嚴把檢驗檢疫、消毒關。
每一天,每一輛運輸生豬的貨車開到了廠門口,吳巍或他的同事就會翻身上車,進入車廂,拍下每頭豬耳朵上的耳標號,比照隨車的檢疫合格證上的耳標號一一核對,再按照“六符合制度”核對清楚待入場的動物種類、數量、運輸車牌號等信息,給門崗發出信號,“都核對清楚了,讓車開進去。”
“在生豬運輸到這里之前,養殖戶要出售生豬或準備宰殺生豬時,須向成都市天府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提出申報,接受檢疫人員上門檢疫。”檢疫人員會給養殖戶出具蓋章的檢疫合格驗訖證。這個證件就是駐扎在定點屠宰場的工作人員要重點檢查核對的內容。
生豬進入屠宰場后,并不會馬上被宰殺。“國家規定,生豬屠宰有不低于6小時靜養期,天府新區提高了標準,靜養期的時間不低于8個小時。”吳巍解釋,用“8個小時”來觀察待宰生豬的健康情況非常有必要,一方面是觀察運輸過程是否對生豬健康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可以杜絕注水豬,“8小時時間足夠注入生豬體內的水分代謝完畢。如果生豬被注水過量,熬不過8個小時靜養期就會死亡,然后被無害化處理,不可能流入市場。”
下一步就是生豬屠宰了。每天凌晨0點,屠宰場將準備好的當天擬宰生豬的數量等情況整理成冊,報給駐場的檢疫人員。此時,檢疫人員將去圈舍內再次核對待宰生豬的數量、健康情況,出具準宰通知書,并嚴格監控屠宰的每個環節,確認豬肉質量合格以后,蓋上品檢合格章、出具品檢合格證。如此,豬肉才能進入市場的銷售端。
吳巍介紹,在屠宰過程中,檢疫人員還會對超過3%的豬肉進行瘦肉精等項目抽檢。
1月29日早上6點過,成都東平食品有限公司內,當天的屠宰工作收尾,200余頭豬生產出的鮮肉被陸續運了出去,進入市場端銷售。吳巍和他的同事們趕緊穿上工作防護裝備,兌好消毒藥水,背上噴霧器,進入到屠宰車間、圈舍一一進行消毒。“現在是執行每天兩次消毒,分別是晚上生豬入場完畢和早上屠宰結束后。”吳巍介紹。
日均生豬屠宰量200余頭 糧油儲備超2000噸
成都市天府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的獸醫們駐守在成都東平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一部分是常規工作,一部分是按照《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統籌城鄉局響應〈四川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衛生防疫工作方案》和《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統籌城鄉和農業農村局特殊時期信息收集上報工作方案》兩份文件,新增的工作內容,進一步規范疫情防控和做好群眾日需肉類、果蔬、糧油供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據成都市天府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周德傳介紹,春節假期至今,成都東平食品有限公司每天的屠宰量在200頭左右,與往年春節期間持平。目前,天府新區的生豬存欄量在8000至9000頭,每天還有外地生豬運入,日均供應量正在逐漸恢復到日均500頭的非假日常態。
“從大年三十到今天,統籌城鄉局的領導們和我們走訪了新區范圍內的126個農貿市場,肉類、蔬菜供應充足。” 整個春節假期至今,周德傳和檢疫人員幾頭奔忙,一邊是養殖端,新區2325戶養殖戶全部走訪、消毒到位,一邊是銷售端,農貿市場的活禽宰殺是否停止、肉類供應是否充足都需要操心,“大家可以放心,天府新區的活禽屠宰已經全部停止了。”
天府新區統籌城鄉局統籌城鄉處處長黃曉燕這幾天也在多個點位奔波忙碌著。“我們已逐個通知了15家糧油加工點、2個應急加工米廠復工。”黃曉燕反饋了一組數據,當前,天府新區各家企業的糧油儲備超過2000噸(不含儲備糧和各超市網點存糧),完全能滿足市場需求。
在供水方面,截至目前,統籌城鄉局已經全線排查新區供水管網,排查城鄉供水企業4家/次,未發現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