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在中國的爆發正在成為國際頭條新聞——一種影響人,一種影響豬。作為病毒,它們有相似之處,但那就是它結束的地方。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和非洲豬瘟(ASF)有很大不同。
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些病毒之間沒有聯系。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的明確之處在于,這與非洲豬瘟無關,”伊利諾伊州大學病理生物學教授ASF專家丹·洛克(Dan Rock)表示。“這些病毒彼此非常不同--他們根本沒有密切的關系。”
打破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CoV)專家、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動物健康研究項目杰出大學教授Linda Saif說,這兩種病毒在基本結構和基因組、它們復制的組織以及它們引起的疾病方面是完全不同的。
與基因組是DNA的ASFV不同,CoV的基因組是RNA,該基因組允許病毒突變和改變,非常類似于流感病毒。Saif說,CoV就是這樣獲得感染不同組織和不同物種動物的能力的。
“多年來,冠狀病毒一直在人類中傳播,只會導致像普通感冒這樣的輕微疾病,”她說。事實上,大多數冠狀病毒并不是致命的,尤其是對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大多數健康的成年人和成年動物都能從冠狀病毒感染中恢復過來。”
冠狀病毒如何影響動物?
1995年,Saif的實驗室首次記錄了冠狀病毒從野生反芻動物到牛、從牛到禽的跨物種傳播。在牛身上,她的團隊記錄到,呼吸道CoV感染經常發生在動物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應激后,如長途運輸后到達飼養場,他們認為這是運輸熱的一個組成部分。
應激和混合感染會使CoV感染更加嚴重。Saif團隊還發現,豬冠狀病毒的呼吸道毒株在豬身上通常是一種溫和性的感染,但如果與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等其他病毒同時感染,則可能會更嚴重。
大多數動物冠狀病毒感染腸道或呼吸道,引起腹瀉或呼吸道疾病。Saif說,CoV感染腸道最好的例子是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導致豬腹瀉和死亡,以及于2013-2014年首次出現的豬δ冠狀病毒。兩者仍然存在于豬身上。
這些病毒是兩組不同的冠狀病毒的成員-α病毒和δCoV病毒。Saif解釋說,它們在基因上是不同的,不會相互交叉保護。2019-nCoV是第三種不同的冠狀病毒(β CoV)的一部分,在基因和抗原上都與這兩種豬冠狀病毒不同,她補充說。
Saif解釋說:“2019-nCoV在冠狀病毒系譜上的親緣關系最密切,就像2002-03年在中國感染人類的SARS病毒的近親,它起源于蝙蝠。”“在中國武漢海鮮和野生動物市場起源的2019-nCoV也被認為是蝙蝠CoV的后代,但可能有其他動物宿主,很可能是另一種野生動物。”
2019-nCoV能否影響豬業?
Saif說,中國沒有證據表明2019-nCoV來自豬,甚至沒有證據表明它可能感染豬。此外,此前也沒有數據顯示相關的SARS CoV感染豬。
Rock說,冠狀病毒有能力在合適的環境下不時跳躍物種。專家認為,2019-nCoV可能發生這種情況。人類暴露在合適的環境中就會被感染。
Rock補充道:“這組冠狀病毒的一個獨特之處在于,它們似乎與它們使用或可能感染的宿主間的關系更加混亂。
我們能做什么?
目前還沒有2019-nCoV的抗病毒藥物,但Rock認為,從SARS中獲得的快速識別該病毒及其在細胞培養中的傳播的知識表明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對2019-nCoV的治療可能比以前發展得更快。
“我并不像某些媒體那樣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時間會告訴我們一件事到底有多嚴重。“我相信這種流行病將會消退,并且疫苗的推廣也會終止。
然而,當談到ASF時,Rock說,ASFV現在在中國養豬場流行的事實對美國養豬業造成了重大威脅,因為它已經傳播開來了。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大問題——養豬業如何管理和應對這種病毒?
Saif說:“現在和任何時候一樣,必須提高警惕,保持豬群的高度生物安全。“但這對于阻止ASF(一種比CoV更嚴重、更致命的感染)的努力尤其重要,因為它會感染所有年齡組,而不僅僅是年輕組。ASF的穩定性更高,傳播性更強,一旦引入就更難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