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穩定蔬菜價格、豐富市民“菜籃子”,全市農業系統多措并舉促生產、暢流通,市農業農村局從促進產銷對接、問題掛賬解決、加強市場監測、做好應急儲備等方面統籌調度,各農企電商加速復產、暢通供應渠道,全市實現日產蔬菜2100噸供應市場。
自大年初一至今,天安農業的加工車間每晚都是燈火通明,工作人員埋頭打包裝箱,大貨車進進出出。一箱箱黃瓜、大白菜、西紅柿、青椒等新鮮蔬菜,被工人們搬到門口等候的貨車上。
保證春節以來車間運行不中斷,源自企業一線員工加班加點的辛勤付出。天安農業總經理劉艷飛介紹,疫情開始至今,公司一線員工全部停止倒休,行政后勤、管理人員停止休假,全部回到車間參加一線的加工包裝。通過鼓勵在京員工返崗復崗,公司自2月3日已達到80%的復工率,目前已實現全員在職在崗保供應。
除了人員緊張,企業面臨的蔬菜庫存壓力同樣嚴峻。根據春節期間各業務主管反饋的銷售信息,公司渠道需求量達到了平時的5至6倍,高峰時日訂單量達到五六十噸。為此,天安農業除了調用為春節期間備用的庫存外,還緊急調動北京以及全國各地的自有基地和訂單基地加大采收量,保證了每日100多個品種蔬菜直供全市152家超市以及京東等6家電商平臺,平均每天蔬菜供應量達40噸,總供應量達到800噸。
北菜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充分發揮自身全國布局的供應基地優勢,在加強延慶基地采收的同時,加快組織河北張家口沽源、河南南陽、新疆巴州及海南三亞、東方等12個有機蔬菜生產基地采收及分揀加工,快速調配外埠商品、加密物流運輸頻次。目前,北菜園日供應有機蔬菜達30余個品種共8000斤左右,最高峰日處理超過1萬斤,竭盡公司全力滿足市場需求。
作為扎根本市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密農人家,在疫情防控期間也開足了馬力保供應,為本地農戶產品直達百姓餐桌提供服務平臺。密農人家總經理孔博告訴記者,由于近期疫情防控措施加強,農產品流通渠道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對接居家隔離的市民和因市場、菜店封閉滯銷農戶的需求,成了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的關鍵。
為此,密農人家組織大批人員大年初四開始復工,每天工作超過15小時,日發送訂單2000多單,每天為市民提供蔬菜60余種、3萬多斤,特別是對草莓、番茄等不易存儲的農產品加強對接,增加農戶銷售渠道的同時豐富市民“菜籃子”。復工至今,電商平臺已累計服務全市2萬余家庭、200多農戶,供應市場25萬斤蔬菜。
全市層面,市委農工委市農業農村局專門設立了“菜籃子”穩產保供工作組,重點在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環節發力,加大對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加強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建立生產供應企業實際困難臺賬并逐一掛賬協調,全面推進“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目前,本市蔬菜在田面積達4.8萬畝,其中設施蔬菜4.5萬畝,包括30多個品種,日產量保持在2100噸左右。
此外,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必需品運輸車輛順暢通行,市農業農村局還開通了受理跨省“菜籃子”應急物資調撥證明的申請,截至目前已為企業發放30份證明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