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六個到位”促進生產
堅持組織統籌到位——出臺重要畜產品穩產保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畜牧業穩定健康發展的13項政策舉措和重點畜牧業企業分類分批有序復工復產預案,統籌推動222家重點畜牧業相關企業分3批次有序復工復產;
堅持監測調度到位——建立工作臺賬,掛圖作戰,復工一家,銷號一家;
堅持資金扶持到位——安排1425萬元資金給予蛋雞、肉雞養殖場一次性生產救助;安排900萬元資金對生豬屠宰企業給予生產救助;
堅持服務指導到位——123名專家骨干,成立8個服務指導小分隊,深入到企業、田間地頭和養殖場戶,解決生產難題,開展綜合推動技術服務;
堅持解決問題到位——著力解決交通梗阻,為飼料、獸藥、畜禽屠宰、種畜禽等企業提供《民生保供企業資質證明》;會同市交通運輸部門出臺關于維護畜牧業正常產銷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公布運輸服務熱線;組織各區農委印制《畜產品穩產保供通行證》,保證重要畜產品及生產資料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解決肉雞壓欄難題,推動4家家禽屠宰企業復工復產、加大產能,打通山東、河北等合同雞銷售通道,2月20日前共化解44.3萬只壓欄肉雞。解決飼料購銷難題,為正大等飼料生產企業和隆鑫發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等40余家企業協調解決跨省運輸受阻、豆粕等原料供應和飼料短缺等問題;
堅持疫情防控到位——組織各區農業農村部門配合企業所在轄區政府和園區管委會,做好對畜牧業相關的飼料、獸藥、屠宰等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的服務和指導,幫助企業制定防控預案,完善防疫設施,加強防疫培訓,為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創造條件。對持續生產的畜禽養殖場和已開工的飼料、屠宰等企業,著力加強防疫和生產服務保障,協助解決防護物資、飼料及原料短缺等問題,助力企業盡快恢復產能。
江西:“三項措施”助力農業復工復產
許可證照年審可延期——在疫情期間,由省農業農村廳批準核發的獸藥、飼料、農藥、農作物種子、種畜禽等生產、經營許可證書到期或超過續展申請期,且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時提交申請的,可延期提交。換發新的許可證前,原證件視為有效。疫情結束后,申請人應及時補辦有關手續。
簡化審批手續——因疫情影響,申請人無法及時提交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出具的審核意見或現場審核報告的,將臨時免除相關程序,予以按時審批;飼料添加劑產品批準文號的審批事項申請,因疫情影響無法提供復核檢驗報告,將臨時免除樣品復核檢驗程序,予以按時審批;申請辦理獸藥、飼料、農藥、農作物種子、種畜禽等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因疫情影響,無法開展現場核查(評審)的,可先采取自我聲明承諾、告知承諾、遠程視頻評審等方式申報,疫情結束后再組織補充核查。
優化審批服務——申請人可利用江西政務服務網線上辦理行政審批,也可將申請材料(電子掃描版)發送至省農業農村廳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電子郵箱(jxsnynctxzspzx@126.com);通過江西政務服務網或電子郵箱提出申請的,待省農業農村廳審核通過后會及時通知申請人將紙質材料通過快遞郵寄至該廳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行政審批辦理完畢后,省農業農村廳通過快遞將辦理結果郵寄至申請人。
江蘇:“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
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加強金融支持,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聯合部署通過“財政貼息+銀行專項授信”組合方式,對穩產保供主體,在規定貼息期內新發生的貸款給予不超過2%的貼息支持,單個主體貼息總額原則上不超過50萬元。江蘇銀行等4家銀行共落實專項授信額度2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主體給予專屬優惠利率并開辟綠色審批通道。
省農業農村廳、交通運輸廳、公安廳明確,我省負責運輸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和農業生產保障物資的車輛,在縣級以上有關部門辦理的通行證省域內互認,享受“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等優先便捷通行政策,外省已取得當地綠色通道通行證的車輛在我省同等對待,保障通行。
甘肅:實行“一企一策”,開展“銀企對接”
盡快組織未發生疫情縣區的飼料企業和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全面復工復產,要求不得設置審查核準等限制條件,其他縣區按有關要求有序復工復產。
優先保障相關企業的人員防護物資需求和水、電、氣等供應,優先安排相關企業用工返程返崗,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
建立飼料原料供需調度機制,增加政策性玉米投放供應。同時要求養殖業相關物資和產品運輸暢通,將飼料產品及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種畜禽、仔豬禽苗、水產苗種、出欄畜禽、生鮮乳、乳制品、鮮活水產品、冷鮮豬肉、轉場蜜蜂等納入生活必需品應急運輸保障范圍,落實綠色通道政策。
加強活禽交易市場管理,杜絕“一刀切”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對經營設施條件完善、按時清洗消毒、定期休市、過夜零存欄等措施到位的活禽交易市場,同意放開經營。同時按照“一企一策”的辦法,幫助生豬龍頭企業協調解決好建筑用工等問題,加大建材供應,確保盡快開工復工。
各地將組織飼料、養殖、屠宰加工和水產品加工等骨干企業按要求積極申報,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開展銀企對接,將國家專項再貸款和貼息政策落實到位,爭取享受稅收減免等政策。對相關企業用電、用水、用氣實施階段性緩繳費用,對因疫情導致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給予穩崗補貼等。
重慶:12條措施助力復產
財稅支持方面提出3條措施——包括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允許區縣調整市級財政支農資金支出結構用于直接補助、貸款貼息、擔保貼費,可依法申請延期繳納稅款、享受有關稅收政策優惠;
金融扶持方面提出2條措施——包括加大融資紓困力度、加快農業保險理賠進度。比如,對復工開工急需資金、單戶總量不高于100萬元的,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線上受理申請,即申即審、優先放款;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機構給予單戶總量不高于1000萬元的融資擔保;
在產銷對接方面提出2條措施。包括暢通運輸綠色通道、優化產銷對接服務。比如,快速辦理“農產品及農業物資通行證”,按需申領、即核即發、憑證通行;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線上銷售農產品,疫情防控期間線上銷售收入達到50萬元及以上且社會效益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財政按不超過銷售額的5%給予一次性補助,對線上銷售2000單及以上且社會效益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財政按不超過快遞費用的30%給予一次性補助,最高均不超過20萬元,同一主體不重復享受;
在服務保障方面提出5條措施。包括支持農業企業優先開工、切實保障用工需求、免費提供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建立重點農業企業指導員制度、為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減免租金等;
黑龍江——“惠農黃金十條”
一、支持生豬屠宰。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支持生豬屠宰加工企業盡快復工復產,給予一次性獎勵。主要用于屠宰場設施改造、產品開發、提檔升級和日常消毒、人員防護以及非洲豬瘟檢測等保障措施方面的投入。日屠宰量500頭以上的一次性獎勵80萬元;日屠宰量200-499頭的一次性獎勵40萬元。
二、促進牛奶加工。對疫情期間不限收、不壓價、不減產,日收奶量超過50噸以上的乳制品加工龍頭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主要用于維護生鮮乳正常收購秩序,降低生產成本,緩解因市場銷售困難、噴粉儲存增加成本等方面矛盾。日收奶量100噸以上的一次性獎勵100萬元;日收奶量50-100噸的一次性獎勵50萬元。
三、扶持生豬養殖。對養殖規模大、基礎條件好、供應能力強,在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增加出欄和豬肉供應的生豬規模養殖場給予一次性獎勵。能繁母豬存欄1萬頭以上,今年5月末前出欄生豬2萬頭以上的,一次性獎勵60萬元;能繁母豬存欄2000頭以上,今年5月末前出欄生豬1萬頭以上的,一次性獎勵30萬元。
四、增加蔬菜供應。對今年3月末前累計生產上市總量50噸以上的鮮菜(食用菌)生產新型經營主體,在應急生產支出方面給予30%的一次性補助。支持冬春淡季蔬菜生產高標準基地的高能效型棚室(含食用菌發酵隧道)、蔬菜(含鮮食玉米)冷藏冷儲、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改造和提檔升級。生產面積50畝以上,今年3月末前累計上市蔬菜85噸以上的一次性補助100萬元;生產面積30畝以上,累計上市蔬菜50噸以上的,一次性補助50萬元。儲窖面積在2000平方米以上,今年3月末前累計向市場投放平價儲備蔬菜(含鮮食玉米)總量達到2000噸以上的,一次性補助20萬元。
五、加大信貸支持。協調有關金融機構安排一定融資規模,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加大對蔬菜、肉蛋奶保供企業支持力度;啟動快速審批通道,簡化業務流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
六、降低融資成本。對養殖場和蔬菜、肉蛋奶保供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貸款利息按照不高于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予以貼息。有關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機構進一步降低擔保費率。農業種植類擔保費率降至1%以下。納入政府物資保障的客戶免收擔保費。對經有關方面確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存量續貸或展期客戶免除擔保費。
七、推動產銷對接。引導和組織電商平臺與農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對接,擴大農產品線上營銷。引導企業、合作社積極對接客戶,先行通過網絡簽訂訂單,疫情結束后快速交易。
八、確保運輸暢通。將蔬菜、肉蛋奶等“菜籃子”產品,進入屠宰、加工企業的活畜禽、生鮮乳等鮮活農產品,飼草飼料,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納入應急保障運輸范圍,享受綠色通道政策,確保運輸車輛“一證在手、全省通行”。
九、強化產品檢測。對重點市縣蔬菜、肉蛋奶保供企業產品,免費提供分類別、分批次質量安全快檢工作,確保上市產品質量安全。
十、加強防疫支持。在防護用品、消毒用品調配上,適當向蔬菜、肉蛋奶、飼料加工等重點生產加工企業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