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份以來,我國的豬價漲個不停,連續上漲了31天時間,生豬均價從月初的9.8元/斤,直接沖到13.5元/斤以上,讓人們深刻地感受到豬周期的威力!當然,每個想從事養豬生產行業的人,都想知道豬周期開始和結束的征兆,以便達到增加養豬經濟效益目的。
那么,今天咱們來聊一聊,什么是豬周期?豬周期的開始和結束又有什么征兆呢?
1.豬周期的定義
什么叫豬周期呢?豬周期是指豬價的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性,具有“豬賤傷農,豬貴傷農”的周期性變化怪圈,總是引導著豬市走向特定的循環軌跡。其大致的軌跡為:豬價上漲--養豬的人多--豬價下跌--養豬的人少--豬價再次上漲”。
當然,豬周期又分為上行周期和下行周期,每個均分為24個月左右,養豬戶們在上行周期里能掙到一定的錢,而在下行周期里,養豬戶們的收益將會減少,甚至有些養豬戶們將會賠掉全部身家的啊!
2.豬周期的判斷
一個豬周期的開始,其實就豬價的上行周期,而一個豬周期結束,則是下行周期要結束,即將開始下一個新的豬周期。當然,在豬價上行周期里,豬價是在波動中上漲的,其發展軌跡是往上走的;而在豬價下行周期里,豬價是波動中下跌的,其發展軌跡是往下滑的。
簡單一點來講,在豬周期開始(上行周期)里,村里沒有幾個人養豬的,每賣一頭豬都有一定的收入,比如,現在農村里的“十欄九空”,豬價高達13.9元/斤,養豬人肯定掙到不少的錢;
而在豬周期結束(下行周期)里,村里有很多的人養豬,每賣一頭豬都掙不到什么錢,甚至是求著豬販子們拉豬,比如去年上半年里,生豬均價在6元成本線之下運行,屠企,豬販子實施了一次又一次的壓價略,沒有幾個養豬人是掙到錢的,大多數養豬人都是虧損嚴重。
當然,養豬有行情風險和疾病風險,其中,有許多的疾病風險是可控的,既便是非洲豬瘟致死率達到90%以上,人們還是有辦法進行控制的。可是,行情風險就不是人為可以進行控制的,只能靠個人多年的養豬經驗進行判斷了。
其實,人們都希望在大肥豬出欄之時,撞上一個好的行情,從而掙到更多的錢!可是,誰又保證一定撞上好的行情呢?不過,一般來講,政,天氣,疾病,飼料全嚴重影響到一定的養豬生產,比如,此一次的豬周期是環保禁養,非洲豬瘟交互作用引起的。而且,最直觀判斷方法就是,看一下附近幾個村落,或者是幾個鄉鎮,如果沒有幾個人想養豬的,都紛紛地淘汰母豬之時,將是一個上行豬周期到來之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