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小結
昨天,華儲開始向市場投放第二批國儲肉。圍繞國儲肉,說法非常多,像什么就一萬噸肉,哪里到哪里?一人分一兩都不夠。還有點說這就是冷凍肉,不好吃,白給都不吃。當然,還有一部分網友腦洞大開,居然說這是前一段時間低價收購的肉高價要出來了。
總之,就是一個意思,這點國儲,打壓不了市場。今年3月份,8月份的暴漲,已經讓一部分人脫離了理性,血脈噴張。所以鬧出了現實中少有的笑話,因為現在出欄一頭豬能賺200元,覺得現在補欄,未來賺1000都沒有意思。真的如經典的泡沫理論所說的那樣,目前人們已經不是發熱,而是狂熱了。
但是,市場畢竟是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當20元/斤的豬肉頻頻出現在快手里,抖音里,成為某種奢侈品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談資時,從目前已經統計的數量看,9月份豬肉的銷量還要大幅度下滑。甚至同比2018年,銷量掉了30%都不為過。
市場的扭轉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長時間的豬肉消費低迷,將要使得人們潛移默化的轉變消費習慣。而屠宰場也會采用收縮型的策略。最終,養殖戶手里的豬都是大豬了,數量也偷偷增加的時候,某一天,那個拐點就會悄悄到來。
這兩天,凡是能有些品牌的豬飼料企業,都是加班加點的生產飼料,而更有甚者,極個別的飼料企業甚至要排隊3天以上才能拉到飼料。
個人觀點
我們目前處于慣性上漲登頂階段,也許這個頂峰會持續一段時間,也許是上的快,下得也快??傊7浅@斫獯蠹遗瓮蠞q的心情,但是,這個時候,還妄加談論暴漲,無論從市場層面,政府層面,生豬周期的層面,都應該更多一些理性。
而關于疫苗的爭論,更顯現出人們看了一篇文章就要急忙忙得出結論的毛躁心情。人們對疫苗是又愛又怕的矛盾心里,一看便知。
因為,一些人怕疫苗出來,養殖數量會大幅度增加,從而目前的高價不保,自己的收入大減。這種發“疫情災”的心理和出發點,本身就是非常錯誤的。事實上,無論任何行業,一定要保證大部分人賺錢,要么是無法長期發展的。
無論何時,養豬業始終圍繞品種,營養,環境,經營,行情這5個方面去發展。這些是基礎和根基。說的明白一些,一旦疫情得以控制,那些品種好,用好料,科學經營,環境設施一流,懂得行業大數據的養豬人,才是這個行業的常勝將軍,如果未來僅僅剩下100萬養豬人,他們一定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