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豬價格
今天,豬價報價繼續一路高漲,東北的不少地區都已經到了17了。目前豬肉價格在28以上,排骨價格35以上。在豬價正常的時候,肉毛差在5元足夠了。但是,現在肉毛差已經超過10元,似乎屠宰場和零售攤位應該大賺。但是事實上,不少小屠宰場和攤位都已經歇業。這其中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固定費用攤銷太大了。舉例,一個攤位一天的各種費用加起來有100-200元?,F在豬肉銷量大減,勢必這些費用要在每斤的開銷比例里要大增。屠宰場也是這樣,每天宰5000頭和宰500頭的費用相差并不大,但是,屠宰量大幅度下降后,單位攤銷費用就會快速上漲,所以,即使肉毛差達到10元,但是從屠宰到賣肉這個環節很可能賺的更少了。
東北地區連續壓價幾天并沒有壓住豬價。今天價格又開始上漲。由于嚴重供不應求,壓價并不能在本質上扭轉市場供需博弈的基本面。所以,未來的豬價,如果沒有相應政府級別的調控,仍然是以上漲為主。
豬肉消費
全國各地的豬肉白條價格呈現漲跌互現的模式。目前白條平均價格在42-43元/公斤左右震蕩。由于消費端遇到了暫時的天花板,導致屠宰場持續減量,未來,這些有意無意壓下來的生豬,某種程度也為未來市場走向的變化,埋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但是如果未來消費仍然沒有太到位的改變,那么,后期的豬價上漲,將是完全的單邊看多的上漲推動了。通俗的說,就是靠養豬人的不斷的提價壓欄提升。
后市機會
從農業農村部公布的數據看,無論能繁母豬還是生豬存欄的環比和同比大幅度下降的狀況有所改變。環比已經不再增加。這說明,生豬產能連續下降的勢頭基本上有所減弱。但是同比看,無論能繁母豬還是生豬存欄,都下降到40%左右。但是下跌速度減緩,說明未來相當長時間,仍然是缺豬為主。
結合環比已經回調,很可能2019年的9-10月份是全國生豬產能的一個轉折點。同時,從環比看,3月份的北方第一次斷檔,以及7-8月份南方的第二次斷檔。都成為推動豬價上漲的重要原因。當然,事情都有兩面性,斷檔的背后,也說明了相當大數量的肥轉母發生了。按照生豬的繁殖周期,北方和南方依次對應2020年的3月份和7-8月份出欄高峰。這個與4年一次的大周期撞車,按照大周期推算,2018年5月份最低價,很可能2020年3~8月份某個時刻迎來最高價。因此,明年的價格的震蕩幅度,將是前所未有的。
最近問能不能二次育肥的人非常多,二次育肥這個活,實際上就是純正的賭博。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樣,賭場上沒有常勝將軍,很多人不怎么研究一萬,但是琢磨能不能做到萬一,萬一像現在這樣從13元直接暴漲到17元,那一頭豬賺1200元,用一個月時間,不是大賺了么?因為目前豬價已經高位了,而二次育肥的人通常都會狂賭一次,比如一次進1000頭,所以,具體的主意您還是自己拿吧。但是無論怎樣,心態好的人比心態不好的,即使是賭博,取勝概率也是要大很多。
對于手里有250-300斤的養豬人,你不要按照以前的慣性思維的體重出欄,比如養到280斤出欄,現在這個價格,養到300斤都為時不晚。無論知識還是經驗,都要活學活用,生搬硬套的去執行,最終只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