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豬價格
隨著近期凍品大量出貨,凍品價格開始下跌。這一點,無論是豬貨還是雞貨,基本一樣。由于輿論習慣于沉浸在“缺豬行情”里時間太長,突然的掉價后,非常不適應。當然,不少自媒體越是掉價,標題里越要加上暴漲的字樣。這樣的"雞湯"也罷,還是"排骨湯"也好,總之,讓人覺得溫暖。
但是市場不管你什么湯,發起瘋來嚴重的時候,就是熬湯的鍋都會砸漏了。本輪,因為4日開始的飛行檢查,一股腦讓行業改變了走勢。隨著豬價被強行剃頭,跟班的肉雞價格和雞蛋價格,一路小跑著掉價。當初是豬雞價格共振讓價格暴漲,如今看來要豬雞價格共振,又要讓價格下跌了。
當然,人們還是有辦法找到上漲的感覺。當初豬價從20.5掉到18,又暫時回調到19,認為是上漲了。這兩天豬價從19又掉到16.5,然后又漲到18,人們也認為是漲價了。喜歡漲價,多賺錢都沒有任何錯誤。但是,不客觀的面對現實,早晚會鑄成大錯。
今天聽到前幾天有人花27元買二次育肥的豬,這個價位,可以說真的是狂賭了。對比一下我那花23元二次育肥的網友,這個人堪稱賭神中的賭神。那些天天狂喊漲價的媒體和個人,也都不是善茬,終于成就了一代賭神,讓他們在高位,獨孤求敗。
原來一天殺2000頭的屠宰場,現在就殺500頭了。大家天天說生豬產能下降了40%。那消費呢,消費這么說就不止下降40%了吧。剛需是一定要以剛性的收入支撐才能保持不變的。58元一斤的排骨,要搬多少磚才能吃上一口?
白條價格
同樣受凍品大量出庫影響,白條價格也是加速下跌,同最高點相比,一噸價格已經跌去4000元了。大概用了20天時間漲了4000元,只用了4天天時間,就跌去了4000元。這玩意兒跟得病道理一樣: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只不過,過程是反著來的。
零售肉價
零售肉價在農村地區下跌的更快。原因也非常簡單——牛豬掉價更快。一些北方地區,牛豬與標豬的價格差甚至到了0.5元/斤。養大豬賺錢現在成了養大豬不那么賺錢或者損失更高。牛豬終于放下一向高傲的頭,加速在農村地區出欄。
后市分析
到目前為止,除了華南地區豬價尚可外。其他各地均從高點下跌。就目前的情況看,想要回到20困難重重。如果這個周末不能止跌,那下周下跌面和幅度將要加大。一些疫情嚴重的地區,看到漲價到20無望,為避免更大損失,很可能集中出欄,那會,有可能觸及15元的價格。
最后,回答幾個留言的問題:
有人問,現在1500的小豬還能不能補欄。鑒于目前下跌較快,肥豬每下跌5毛,小豬要下跌100元,建議再觀察一下。
有人問,300斤的豬要不要出。我說過,豬價20元,對應300出欄體重,豬價18元,對應270斤出欄體重。
還有人問,現在二次育肥進豬,18元可以么?建議繼續觀察。不用太著急抄底。
昨天還有一位搞凍品的人問,目前的美國豬肉價格已經恢復到1月份的價格,大約從今年3月份的最高點下跌超過三分之一?,F在進5個柜凍品,春節前出有沒有優勢?考慮到中美貿易戰很可能休戰,未來進口激增,還是多多思考和比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