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以來,世界豬肉市場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有些豬肉生產國受海外市場需求持續高漲的影響,豬肉出口量也大幅上漲。而也有一些國家因為豬肉頻發質量問題,失去了部分出口資格,比如早些時候的加拿大。
不僅如此,前段時間,菲律賓和越南也因為發生了豬肉質量問題,這兩國相繼撲殺了幾百萬頭生豬,但中國為保護國內消費者利益,已經及時叫停了進口。而據媒體11月13日報道稱,上周末韓國也再次屠宰了約4.7萬頭生豬,為了防止更多的豬肉出現質量問題。據了解,韓國養豬場已經累計確認發現了14起豬肉質量問題,截至目前,該國已經撲殺超過30萬頭生豬。
值得注意的是,在韓國剛開始出現豬肉質量問題之際,其豬肉價格上漲了30%以上。但隨后該國消費者對這些豬肉望而卻步,哪怕在供應不足的情況,韓國豬肉價格不但沒有變高,而是持續大跌,豬肉批發價格下降了40%。除了本土市場需求萎靡之外,韓國豬肉在海外市場上也面臨較大挑戰。
今年9月,在韓國傳出有豬肉質量問題情況之后,和菲律賓、越南一樣,中國決定暫停進口韓國豬肉,以保護國內豬肉產業不受影響。如今,韓國豬肉價格大跌,卻仍未能喚回中國買家。雖然韓國并非中國主要的豬肉供應國,但在中國暫停進口后,其他豬肉進口國也將提高警惕,韓國豬肉面臨著在國內外市場均賣不動的窘境。
而在中國市場因質量問題拒絕了不少海外豬肉之后,有更多的其他生產國都向華伸出了橄欖枝,欲借此機會補位。在近日剛結束不久的第二屆進博會上,巴西、哥倫比亞等南美國家都積極向中國采購商自薦了本國豬肉。不僅如此,加拿大在等待數月之久之后,終于重啟對華出口豬肉。而另一大北美出口國則有意借低價優勢吸引中國買家。可見,在中國豬肉市場上,各大供應國的競爭還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