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扇貝“花樣受災”聞名A股的獐子島又有了新劇情。11月11日晚間,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據公司11月8日-9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域2017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2公斤,2018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于前10月平均畝產25.61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花樣受災”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扇貝?責任擔當,上市公司如何做出表率?
11月12日,《央視財經評論》邀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教授江萍和央視財經評論員馬光遠進行評論。
獐子島:我的扇貝又死了……
新聞鏈接:針對獐子島發出公告,深交所迅速發出關注函,要求獐子島說明上述風險是否對其2019年度經營業績構成重大影響,以及底播蝦夷扇貝在10月末至今短時間內出現較大面積死亡的原因、發現減值跡象的時間等。
江萍:劇情雷同讓投資者信心受挫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教授 江萍:這次扇貝的劇情跟前兩次較雷同,也讓投資者信心受挫,雖然這次不排除有自然災害的原因,但這樣的事情已經幾次上演,從投資者的反應也可以看出,獐子島股價開盤就直接跌停了,顯示出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產生了動搖。
江萍:上市公司應及時發布風險提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教授 江萍:農業類上市公司對存貨審計難度極大,關鍵還是上市公司自身對投資者應有負責任的態度,不要等到監管機構來問詢,應該主動加強對生物性資產的審查力度,及時主動向投資者進行披露。
馬光遠:獐子島需要給資本市場一個交代
央視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獐子島公告發出后,深交所迅速發出關注函,要求上市公司作出說明。這個非常及時和有必要,獐子島要給資本市場一個交代,讓廣大投資者心中有數。
馬光遠: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扇貝專家
央視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我們期待調查結果能盡快公布,水產養殖方面我們有非常權威的專家,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扇貝專家。
責任擔當 上市公司如何做出表率?
新聞鏈接:扇貝出事,對于獐子島來說不是第一次。早在2014年,獐子島公告稱,2011年與2012年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受冷水團異動導致的自然災害,受此影響,企業虧損近12億元,這一事件被戲稱為“扇貝跑路”。此后,2018年獐子島扇貝又“餓死”一批。
江萍:企業應對投資者有敬畏感恩之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教授 江萍:我認為,企業應該對投資者有敬畏和感恩之心,一個是敬畏市場,還有要感恩投資者。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扇貝大規模受災類似的情況已出現三次,但依然有一些投資者不離不棄、提供支持,作為上市公司應該懷有感恩的心,尊重投資者,盡自己最大努力把公司運營好,來回饋投資者,這是企業應有的態度。
馬光遠:嚴懲造假行為是對股市最大保護
央視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上市公司應當是相對優秀的企業代表,在經營能力、防范風險、社會責任等方面要做出表率,必須要有擔當。我們期待調查結果盡快公布,監管部門的關注要持續跟進,問個清楚,如果真的發現有造假行為,要嚴厲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