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20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據農業農村部監測,全國豬肉批發平均價昨日(19日)繼續下降,這是本周以來的連續兩天下降。8月31日以來,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出臺17條政策支持生豬生產發展。各地也積極行動起來,截至目前,已經有24個省份相繼發布了促進生豬生產的有關措施。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豬種豬繁育公司生產主管亓增敏,今年決定擴建豬場。
亓增敏:我們原來就只有一個種豬廠,因為規模的擴大,又新建了一個豬場。現在由于非洲豬瘟又增加了兩個小廠,把種公豬、種母豬分到兩個小廠里面……
今年9月,山東省發布了涵蓋種豬場直補、生豬養殖、屠宰企業貼息和凍豬肉儲備等方面十條政策,穩定生豬生產。
廣東省財政安排2億元資金,以支持標準化生豬屠宰廠建設和種豬場、規模豬場貸款貼息等。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與飼料處處長羅一心介紹,目前資金已經全部撥付并落實到地市級。
羅一心:其中有8000萬是用于支持小型屠宰場點的清理整治,還有2000萬是支持種豬場和規模養殖場的短期的流動資金貸款貼息。
為促進生豬產能提高、穩定豬價,8月底以來,國務院多部門出臺了17條扶持生產的政策措施,涵蓋政策的組合拳含金量之高,近年來少有。隨之而來的是各地更符合當地情況、更具體的措施。
據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24個省份相繼發布了促進生豬生產的有關措施。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隨著政策措施的進一步落地落實,生豬產能會逐步恢復。
楊振海:下一步全力推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落實,督促沒有出臺政策的省份抓緊出臺,已經出臺的省份要把政策抓緊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