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網訊 12月2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開展監督抽檢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方便食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制品、茶葉及相關制品等25大類食品322批次樣品,其中2批次樣品不合格。
通報顯示,其中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湖南崇盛優加城市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衡陽市瑞波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米,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鎘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以Cd計)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規定,鎘在谷物(稻谷除外)、谷物碾磨加工品(糙米、大米除外)中的限量為≤0.1mg/kg,在稻谷(以糙米計)、糙米、大米中的限量為≤0.2 mg/kg。鎘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慢性蓄積性,長期大量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和骨骼損傷等。
另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標稱湖南陽光華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陽光華利永州魚粉,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造成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數較高,又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衡陽、永州等市市場監管局立即組織開展處置工作,依法予以查處,并要求責令有關食品生產經營者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衡陽、永州等市市場監管局應自本公示發布之日起7日內向社會公布相關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措施,3個月內對有關食品生產經營者采取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布,并向省局報告。
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322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公示不合格樣品信息
(來源: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