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12月11日電 記者11日從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近日,云南省多地陸續發生多起因加工不當東北油豆,導致多人中毒的食物中毒事件,給消費者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為保障廣大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該委發布安全風險警示。
警示明確: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供餐單位、養老機構食堂、醫院食堂、婚喪嫁娶及農村自辦宴席和會議集體用餐等群體性聚餐,嚴禁加工食用東北油豆,防止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餐飲經營單位要嚴格把好食用東北油豆采購關,建立和掌握中毒應急預案及處置流程,嚴格執行徹底煮熟、煮透等安全的烹調加工方法,并留樣備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各地要積極向當地民眾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和加工食用東北油豆常識,不斷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警示還提示,廣大民眾要謹慎購買、加工、食用東北油豆,家庭在加工煮食時,要煮熟煮透,切忌急火短時嫩炒,嚴禁涼拌食用。須按照“一摘二洗三浸四煮五烹調”的程序進行,烹調前應摘除豆筋,洗凈后用開水適當浸泡,再至水燒煮,待豆角豆棍變為蔫弱,顏色由鮮綠變為暗綠,無豆腥味,再進行炒、煎、炸、燉等。如食用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頭暈、頭痛、四肢麻木、胸悶、心慌、出冷汗等不適癥狀,請及時就診。
據悉,東北油豆是中國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為主)特有的一種優質菜豆品種,俗稱東北面豆、扁豆,其外觀呈綠色,果實飽滿,豆粒為橢圓形。東北油豆與常見扁豆不同,其外皮脆嫩,部分豆體有紅色線紋,含水分較多,容易煮熟,但豆粒較大,不容易煮透。東北油豆中含有有毒成分紅細胞凝集素,徹底加熱可破壞該種毒素,烹調時加熱不徹底會導致毒素留存。此外,東北油豆中還含有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可刺激人體的腸胃,使人食物中毒,出現胃腸炎癥狀。其中毒潛伏期多為30分鐘至5小時,發病初期多感胃部不適,繼而以惡心、嘔吐、腹痛為主,部分病人可有頭暈、頭痛、四肢麻木等癥狀,體溫一般正常,病程為數小時或1-2天,恢復快,愈后良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