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深圳市已基本構建起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食品安全全鏈追溯系統。全市2570家中小學、幼兒園食堂,4419家商超,19000余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以及完成改造升級的農貿市場、規模以上餐飲場所等,均已納入到食品安全追溯系統中。市民可通過食品安全追溯App、微信“食事藥聞”公眾號及小程序等多種途徑查詢食品追溯數據,獲取食品基本信息、食品質檢報告、供應商資質監督抽檢信息、風險信息等。
據了解,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主導構建的深圳市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追溯系統,是全國唯一關聯了政府監督抽查數據和追溯信息、對食品和企業進行風險評價的大數據展示平臺。該平臺對接深圳市智慧監管體系,依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可實時展示與查詢食品的追溯路徑,主動分析消費者關注的食品種類、流通的食品風險、供應商食安風險、監管覆蓋范圍及力度等,實現對食品安全的預警監管,并對問題產品快速召回,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早在2015年,深圳市就啟動了食品安全監管追溯與信用管理建設推進項目。該項目將標準與信息技術創新融合,初步實現了數據采集、風險評價、大數據分析、可視化展示、管理體系認證等功能,構建了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追溯系統的雛形。2017年9月,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光明區開展基層監管試點和學校食堂試點應用推廣,在121所學校食堂接入食品安全追溯系統,拉開了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追溯系統在深圳落地的序幕。市民通過手機掃碼,可直接了解食品的供應商信息,包括進貨臺賬信息、檢驗報告等。
“經過數次技術升級與系統迭代,目前,深圳市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追溯系統可滿足零售企業、供應商、學校食堂等各種角色使用,提供在線索證索票,食品追溯信息錄入、展示、共享等功能。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我局可快速定位問題食品所在的位置,從而開展應急指揮和處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深圳市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追溯系統已在深圳市食品安全監管中發揮了出色的作用。截至2019年12月13日,該系統共采集超過35萬條商品數據信息,有效證照近15萬張;共上傳有效臺賬63萬條,為深圳市食品安全追溯構建了一張嚴密的監管網。該系統實現了索證索票的在線巡查,節省了監管的人力物力,實現了監管數據的實時傳輸。對于食品供應方而言,該系統同樣能夠促進落實主體責任,提升責任主體的追溯管理能力,實現食品安全的多方監管與調控。
接下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追溯系統及其配套服務,充分發揮智慧監管對食品安全水平提升的價值和作用。一是建立通報機制,相關部門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研究處理。二是收集各方意見建議,不斷完善提升系統功能。三是加強宣傳推廣,提升市民對食品安全智慧監管追溯系統的認識,鼓勵更多市民通過該追溯系統了解食材食安情況。四是定期開展相關培訓,提升操作人員及監管人員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