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EO;何京翔先生
如果說2019年是行業風云變幻、跌宕起伏的一年,那么到了2020,整個行業都站在了新起點,踏上新征程。這是全新的一年,面對非瘟帶來的豬業巨變,我們唯有調整心態,擁抱變化,主動創新,努力化危為機。因此,何京翔先生選擇“萬象更新”這個詞來描述他心中的2020,他認為:
第一,行業格局是新的。從目前的行業發展趨勢看,10000頭母豬規模以上的大型養殖集團加速擴張,100~10000頭母豬規模的中型養殖場將持續收縮,家庭農場還將長期存在但未來的風險最大。這可能是養豬業未來的新格局。
第二,豬價是新的。雖然各地都在積極復產,但恢復產能仍需時間,而且未來必須是“防非”和“養豬”兩手抓,才能養好豬,這無疑給復產增加了難度。因此,未來3-5年內豬肉缺口或將繼續存在,那么豬價持續高位運行的現狀也可能將持續下去。這對于有能力填補市場空缺的養殖企業來說,無疑是最大的紅利。
第三,產銷模式是新的。目前中南六省已經實施活豬禁運試點,這是區域聯防聯控的重要舉措。目前不管是從國家政策導向,還是從行業生存需要來看,將“運豬”變為“運肉”都是一個必然趨勢。因此,影子科技配合揚翔股份實施的“料養宰商一體化”項目就是在這一趨勢下誕生的,這一模式是高技術、高集約、高環保、高安全的,能很好的解決區域豬肉供給問題,避免非瘟跨區域傳播,同時節省土地資源,還環保。影子科技相信這一模式就是未來豬業產銷模式的升級方向。
雖然經歷非洲豬瘟的慘痛教訓,但“痛則變,變則通”,非瘟催生的這場行業內部創新和變革,最終會將養豬業推向全新的科學、高效、安全的高速發展道路。
未來養豬不再低門檻,未雨綢繆怎么做?
針對2020中國豬業領域上下游競爭格局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何京翔先生認為去年整個生豬產業上下游均在非洲豬瘟中受創,產業格局和產銷模式均已發生改變。從來沒有哪一個行業在短短一年時間內經歷如此巨變。在非洲豬瘟尚未根除的情況下,生物安全成為制約生豬生產的首要因素,養豬不再是一個低門檻、人人都可以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而是真正進入了高風險、高集約、高投入,同時也高安全、高科技、高環保、高回報的時代。
這很好理解,如果未來還想養豬,養殖場就必須提高自身生物安全防控水平,這就涉及到加大對豬場的軟硬件投入。硬件投入一方面是指對豬舍和設備的改造,如揚翔打造的“鐵桶”豬場,通過筑墻、拉網、洗消、隔離等豬舍改造措施,嚴格切斷12路非瘟病毒傳播途徑,取得了10.5萬頭母豬、5000頭公豬這一傲人的“防非保豬”成績。硬件投入的另一方面,是指豬舍現有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用新科技、智能養豬解決方案替代傳統人工,減少人豬接觸,從而降低疾病傳染風險。這正是影子科技正在幫助行業做的事。
軟件投入則是指對豬場數字化設備的配套軟件系統進行升級,同時對豬場員工進行生物安全意識培訓,制定嚴格的防非和養豬并舉的流程標準,并對執行情況進行考核與激勵。
在軟硬件層面的提升不僅要求高投入,同時也給豬場管理提出了挑戰,大大增加了行業壁壘。而有能力做到這些的養殖場將大概率在疫情風險中存活下來,搶占市場、填補缺口,在未來的高豬價紅利中實現高產出。
另外一個養豬趨勢是高集約、高環保。當下大型企業憑借政策、資金、人力等優勢快速擴張,中小散戶則不斷退出,在土地資源有限、消費缺口巨大的情況下,要保障城市豬肉供給,原來的跨省區調運模式風險很高,養豬業朝集約化發展已成既定事實。如何在現有的區域產銷模式下,利用有限的城市周邊土地資源,保障城市及周邊區域內的豬肉供給,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他提到影子科技在2019年10月舉辦的首屆智能畜牧峰會上曾提出一個概念“FPF++”,它是智能化“未來豬場”的升級版本,我們把它叫做“未來豬肉工坊(Future Pork Factory)”,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料、養、宰、商一體化”,也就是將飼料加工、集約式智能化樓房養豬養殖、屠宰、銷售各個環節聚集在一個特定的區域內融為一體的集約式樓房智能養豬模式,讓即飼料原料進入進,豬肉成品出來。這一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活豬調運,避免交叉感染和病毒跨區域傳播,同時通過高水平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障項目區域內無非瘟病毒。這一模式最大的亮點是集群式智能化樓房養豬,通過科學、智能的樓房豬場的設計建造制造,可以利用城市周邊用很少的土地養殖大規模豬群,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資源;同時設計科學的進行糞污處理方式,解決環保問題;屠宰生產出來的豬肉直接供給就近供給給周邊市場,從而能最大程度保障項目所在就地周邊地區地區的豬肉供給。
2020年,影子科技會在FPF未來豬場的軟硬件研發完善層面持續投入,特別重點投入幾款核心智能硬件產品開發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