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產業防非戰役尚未結束,人類又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NCP)疫情!養豬人真是福未到卻禍成雙!當前,全國進入NCP疫情防控最為關鍵時刻,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到企業,從醫生到普通百姓,無不把NCP作為最大的敵人。為防止疫情防控對正常畜禽生產和畜產品保供給工作帶來影響,各地采取了人員、車輛、物資等流通調控措施和集體推遲復工等政策。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委以及各省(市、區)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相繼出臺文件,強調不得以疫情防控為由阻止菜籃子工程原料與產品運輸。我們于政策出臺前后組織南京農業大學養豬研究所、南京農業大學淮安研究院、江蘇現代農業(生豬)產業技術體系、江蘇省規模畜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及國家重大農業技術協同推廣江蘇試點(生豬)項目組等有關力量以“線上”形式對覆蓋江蘇、福建、廣東等省市近百個畜禽養殖及其上下游企業進行了調研。
動態黑色音符
調研發現,盡管養殖業其實還是面臨不少問題的,但最亟需重視與解決的問題是:
(1)人們思想上對非洲豬瘟等疫病防控的緊箍咒有放松之嫌。過去的18個月,是每個養豬人無比煎熬的18個月,也是令行業專家們沉思的18個月。不論多深的專業造詣,面對非洲豬瘟疫情卻是那么的羸弱。在非洲豬瘟大敵圍攻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思想準備的人們,普遍低估了非洲豬瘟借助于人、車、物的傳播能力以及對產業、經濟的造損水平。可如今,很多從業者認為自己非常清楚非洲豬瘟防控難點要點,認為現在豬場是最安全的場地,將豬場視為避難所。我們認為這個觀點要不得!畢竟中國非洲豬瘟病毒的污染面應該說很大,病毒已經有可能滲透到與豬關聯的所有環節,幾乎防不勝防。疫情發生和傳播風險沒有完全根除,疫情反彈風險依然存在而且不低,需要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如今新冠肺炎也讓人類醫學專家們亂了分寸,人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冠肺炎防控上的時候,對我們養殖業的安全可能將是更嚴峻的考驗。
(2)由于村民對疫情的害怕心理出現一些過激現象,盡管地方政府尤其是畜牧獸醫系統人員幫助疏導,但封路、堵路甚至斷路現象依然存在,休假擬返場人員沒地方隔離,人員、飼料、種苗等難以返回,未休假人員容易出現身心疲憊現象,養殖場正常生產受影響,更不用說嚴格的生物安全制度的執行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盡管不一定有家禽場那么嚴重,但也有不少豬場出現人員、豬群斷糧和生豬餓死現象。同時苗豬、肉豬、病死豬、糞污等產品或副產品難以運出,一方面導致市場供給不足,另一方面導致存欄積壓、密度加大進而誘發疫病爆發風險,而且還存在導致內環境惡化繼而影響周邊環境的可能;更有可能嚴重挫傷養殖業者積極性,從而喪失繼續補欄的信心。可見“一堵三難”(路被堵、人難回、料難進、豬難出)的現象依然存在。有豬的場如此難以正常運營,更談不上新建和擴建豬場的正常開工問題了。
(3)盡管農業農村部及各地方畜牧獸醫系統也竭盡所能幫助疏通,但仍有多地飼料等投入品生產與營銷企業仍因防疫要求而開工受阻,畜禽養殖場飼料等斷供壓力不僅體現在運輸環節,還存在于生產環節。
動態黑色音符
由于一般養殖企業飼料等物資存貨多數只能用到正月初八左右,因此上述問題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畜禽產業鏈的正常運轉,供應鏈和銷售鏈的斷檔導致畜禽餓死、病死,或者因無料而無奈主動銷毀等現象屢現網絡。這不僅可能導致動物疫病爆發及公共衛生安全風險等次生災害,還可能導致畜產品積壓與市場供不應求同時存在的現象。如不能及時解決,不利于政府畜禽穩產保供工作的推進與落實,也可能嚴重影響廣大畜禽養殖業者的生存能力。很容易導致疫情過后養殖企業大量退出的現象,到了那時產業要再恢復產能難度就更大了。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加強疫情防控,加快擴充產能,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到最低,確保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當前,防控新冠肺炎的確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但生豬等畜禽養殖保障肉蛋奶供給也是民生工作的另一項重要工作,養殖業者是在為廣大消費者服務。
中央領導有指示,三部委及各省農業農村廳有文件。我們認為:
1.地方政府需要意識到切實做好畜禽等重要“菜籃子”產品的有序生產、流通工作,提前制定畜禽交易相關規定,規范市場管理,防范不良企業趁機抬價銷售原料及壓價收購產品行為,避免養殖業者遭受雪上加霜之災。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畜禽產品供應不脫銷、不斷檔、不爆漲的重要性,立即落實批準生物安全措施到位的飼料、獸藥、疫苗、動物疫病第三方檢測機構、屠宰場及無害化處理廠等企業,在制訂好嚴格的人員安全措施前提下恢復生產,保障產業鏈正常運轉。并督促落實綠色通道政策落地,保障飼料、種苗、畜禽產品、獸藥、疫苗等生產資料的運輸到養殖場。
2.養殖企業一定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新冠肺炎防控保障人員安全,一手抓安全合法生產保障正常運營。前者自不在話下,關于后者,需要從長計議,畢竟還存在前述些許問題,務必在做實生物安全措施,保障非洲豬瘟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解決“一堵三難”瓶頸,切不可因此與周邊居民產生矛盾,換位思考的交流或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優選辦法。對于飼料儲備有限且貨源暫時還無預期的企業,建議退而求生存,保障飲水系統暢通且水質安全;減少飼料飼喂頻次與飼喂量,以滿足維持需要為前提;在運輸不便的前提下,竭盡所能通過各種渠道就近、就地搜集非常規飼料資源。如果不幸出現餓死、病死畜禽,一定要科學合理處理尸體,接受執法監管,加強疫病檢測上報等,預防次生疫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