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放完假回來一看,國內疫情再起波瀾,而國外市場更是熱鬧。國際資本市場整體出現大幅動蕩,大宗商品及股市紛紛走出下跌行情。而國內國外債券市場則強勢上漲,國債十年期主力合約上漲0.2%,國債期貨個品種主力合約權限上漲。昨日國內連豆粕主力合約在上周創出3591元/噸的高點后,走出了補跌行情。外圍CBOT美豆在中秋節期間出現了明顯的下跌,咱們連盤豆粕主力合約當然不能脫離群眾啦。人家朝倉跟唐塔都跳下去了,你杜丘不跳一下,都不好意思是不是。雖然期貨價格出現了一個下跌行情,可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可還是異常的堅挺。油廠繼續扛著豆粕的基差報價,堅決不松口。下游等待豆粕價格回調的愿望再一次落空,是誰給了油廠挺價的堅定信心?下面咱們就來聊一聊。
首先是國內旺盛的市場需求。中秋節消費旺季,國內豬肉價格高繼續走低。目前國內生豬存欄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而生豬生產卻仍在慣性增長,即使現在開始踩剎車,效果也不會是立竿見影的。8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1.1%,連續6個月維持增長。而且每個月仔豬還在不斷的出生。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就已經提到過了,國內仔豬市場已經近乎飽和狀態。8月份的仔豬可能要到明年2月份左右上市,屆時國內生豬供應量同比就要增加30%左右。從短期看,國內生豬存欄量都將維持在一個天文數字上。雖然中秋節后雞蛋價格出現了一定的回落,且中秋節前下游備貨較為充足,短線出現了雞蛋的銷售空窗,但整體養殖利潤猶在。下游養殖戶淘汰意愿不高,且玉米價格直線下滑,導致養殖成本不增反降,也給了養殖戶繼續觀望的信心。從豬料及禽料的需求上來看,下游對于豆粕還是比較追捧的。
聊完了需求,我們再從供應上來看看。我記得我從五月份就不斷的提到未來大豆到港的減少,導致我持續的看好九十月份的豆粕價格。目前遭受颶風“艾達”襲擊的墨西哥灣港口還未完全恢復,中國買家持續擔憂未來大豆到港延遲,轉而購買能即時發貨的巴西大豆。而由于干旱導致的河道水位下滑及近期上漲的美元匯率導致巴西大豆升水不斷增加。相對于美國大豆,巴西大豆價格并不具備優勢。未來到港成本的上升,導致油廠不斷上調基差。另外就是近期國內的能耗雙控政策導致也油廠的開機率出現明顯下滑,持捂盤惜售心態的貿易商開始增多,油廠及貿易商佛系銷售不斷增加。另外雖然最近壓榨利潤不斷攀升遠月盤面榨利已有利潤,但近月合約依然虧損。從供應端來看,短線豆粕價格將維持易漲難跌的態勢。
隔夜美聯儲會議對于加息與否的兩派人數相等,導致并未明確加息事項。資本市場給予積極的反映,隔夜CBOT美豆價格走出反彈。另外雖然近期巴西降雨有助于大豆播種,但拉尼娜的影響將持續給新季巴西大豆生長帶來天氣炒作的可能。國內下游中小養殖場及飼料廠前期備貨并不充分,未來必然還會進行大規模的補貨。所以說豆粕現貨價格近期都將維持堅挺態勢,期盼回調的可能性是不大的。